当前位置: 首页 食品添加剂

添加营养强化剂的食物有哪些(食品营养强化剂的营养强化剂强化的方法)

时间:2024-06-1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食品添加剂 文档下载

世界各国均以粮食、饮料、调味品、乳制品及儿童食品等为主要载体。此外,维生素B1能激活酮转移酶,而产生一种合成细胞重要成分核糖核酸所需要的核糖。后者可抑制神经系统活动,避免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若膳食中蛋白质含量充分,在100克以上时,每日维生素B6摄入量为2毫克。维生素B12的另一生理功能是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神经髓鞘磷脂的合成。

强化食品的种类有什么和副食强化

强化食品种类,还有肉类、豆类等多种副食强化食品。

这些副食强化食品通常会添加一些营养强化剂,以提高其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例如,在豆腐干、豆腐脑等豆制品中添加钙、维生素等营养强化剂,以提高其营养价值。

食品强化是在普通食品中加入某些缺乏或需要特别增加的营养素。被强化的食品称为载体,一般选用普遍使用、食用量大、适于加工保存的食品。

世界各国均以粮食、饮料、调味品、乳制品及儿童食品等为主要载体。研制强化食品必须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安全性相结合的原则,不合格的强化食品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破坏食物中已有的营养素平衡状态。对家长来说,面对市场日益增多的儿童强化食品,应通过向营养工作者咨询来选择食用。

强化食品基本原则:

1、允许在食品中强化的营养素,必须根据我国历年营养调查的情况和某些地区已暴露出来的与营养缺乏有关的健康问题,或满足特殊人群对某些营养素供给量需要的原则确定。

2、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必须根据应用的对象、地区、营养素的需要及载体的性质、工艺等特点来决定。

3、所强化的食品应为食用对象的日常食品,强化剂必须以营养素供给量标准为依据,保证食用对象能从每日食物的消耗量中摄取一定的有效剂量,制定出上下限的强化剂量,特别是对一些脂溶性营养素,要注意保证人体长期食用而不会引起蓄积性副作用。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营养强化剂强化的方法

(1)在原料或必要的食物中添加:如面粉、谷类、米、饮用水、食盐等,这种强化剂都有一定的程度损失。
(2)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这是食品强化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各类牛奶、糖果、糕点、焙烤食品、婴儿食品、饮料罐头等都采用这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制定适宜的工艺,以保证强化剂的稳定;
(3)在成品中加入:为了减少强化剂在加工前原料的处理过程及加工中的破坏损失,可采取在成品的最后工序中加入的方法。奶粉类、各种冲调食品类、压缩食品类及一些军用食品都采用这种方法。
(4)用生物学方法添加:先使强化剂被生物吸收利用,使其成为生物有机体,然后再将这类含有强化剂的生物有机体加工成产品或者是直接食用,如碘蛋、乳、富硒食品等,也可以用发酵等方法获取,如维生素发酵制品。
(5)用物理化学方法添加:例如用紫外线照射牛乳使其中的麦角甾醇变成维生素D。

高维生素B的食物有哪些

维生素B1的主要食物来源为:豆类、糙米、牛奶、家禽。 维生素B2(核黄素)的主要食物来源为瘦肉、肝、蛋黄、糙米及绿叶蔬菜。小米含很多的维生素B2 维生素B3的主要来源於动物性食物,肝脏,酵母,蛋黄,豆类中量丰,蔬菜水果中则量偏少。 维生素B5的主要来源酵母、动物的肝脏,肾脏,麦芽和糙米 维生素B6的主要来源瘦肉、果仁、糙米、绿叶蔬菜、香蕉。 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名叫硫胺素,是最早发现的一个水溶性维生素。1926年荷兰科学家首先从0.9吨米糠中提炼出了5克纯的维生素B1.现在世界各国都可以用化学合成方法生产维生素B1,作为药用或食品强化剂,1977年美国合成的维生素B1已达到300吨。 维生素B1在酸溶液中比较稳定,而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在人体内维生素B1主要以焦磷酸硫胺素的形式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存在,这种酶为碳水化合代谢所必需,其营养作用是参加丙酮酸(糖在体内的代谢物)的进一步代谢,在焦磷酸硫胺素的参与下将丙酮酸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缺乏维生素B1,则丙酮酸就会堆积在细胞中,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其次,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另一中间代谢物a酮戊二酸也需要维生素B1才能进一步代谢。此外,维生素B1能激活酮转移酶,而产生一种合成细胞重要成分核糖核酸所需要的核糖。这些营养生理功能对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是非常重要的。维生素B1还可以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刺激胃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胃内容物的排空,而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所以当食欲不振时,医生常开给一些维生素B1,就是这个道理。 维生素B2 一般食物中维生素B2的含量都不算高,但动物内脏含维生素B2很丰富,尤其是肝脏含量最高。每天只要食用这些内脏50~100克,就可满足儿童、少年一天的维生素B2的需要。其他动物性食物如猪肉、鸡蛋,水产品中的鳝鱼、河蟹等也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植物性食物中的菌藻类食物如蘑菇、海带、紫菜中含维生素B2较多。如每100克北京口蘑含维生素B2为2.53毫克,香菇为1.13毫克,冬菇含1.59毫克,元蘑中含量最高,可达7.09毫克。海带和紫菜中的维生素B2分别为每100克0.36毫克和2.07毫克。其他植物性食物以黄豆花生和绿叶菜中含维生素B2较多。如每100克黄豆含维生素B2为0.25毫克,青豆为0.24毫克,芸豆为0.25毫克,蚕豆(去皮)为0.52毫克。绿叶菜中每100毫克含维生素B2为0.08~0.16毫克、如果每天吃400~500克绿叶菜也可得到相当数量的维生素B2。 儿童、少年可以根据不同季节,选择动物内脏、豆类和绿叶蔬菜,以满足维生素B2的需要。 粮食中一般含维生素B2不多,以小米和黄玉米含量较高,每100克含维生素B2分别为0.12毫克和0.14毫克,可以作为维生素B2的补充来源。酵母中维生素B2含量很高,每100克达3.6毫克,可作为强化剂添加食用。 维生素B6 维生素B6对小儿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构成代谢系统的辅酶。 2.参于蛋白质与脂肪的代谢。 3.参与脑细胞的发育。 4.是糖代谢中的辅助因素。它可协助谷氨酸代谢,生成γ-氨基丁酸。后者可抑制神经系统活动,避免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缺乏维生素B6可引起低色素性小细胞性贫血及口角炎、皮炎、食欲不振、婴幼儿发育迟缓、惊厥等病症。维生素B6能参与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6时,脂类代谢就会降低,从而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现代生物化学证明。人体缺乏维生素B6时,食物里的草酸便不能有效脱除,与滞留在泌尿系统中的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久之会形成肾结石。 维生素B6主要来自蛋黄、麦胚、酵母、动物肝、肾、肉、奶、大豆、谷类、香蕉、花生、核桃等。人体肠道细菌也能合成维生素B6。 维生素B6的需求量 一般认为需求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若膳食中蛋白质含量充分,在100克以上时,每日维生素B6摄入量为2毫克。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化学名称为氰钴胺素,是唯一含金属的维生素,分子结构中含有微量元素钴,故呈粉红色,是预防和治疗恶性贫血的特效维生素,维生素B12也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中性和弱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和日光下易被破坏分解。 维生素B12在胃中吸收时需要一种胃粘膜分泌的“内因子”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当一些长期腹泻、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影响“内因子”分泌时,容易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产生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是促进生长、保持神经组织的健康及形成正常的红细胞(红血球)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当骨髓形成有核红细胞(红细胞的前身)时,需要维生素B12提供甲基,以合成脱氧核糖核酸,否则细胞就无法分裂而只能继续不断合成蛋白质,使红细胞体积越来越大,变成巨红细胞形成恶性贫血。维生素B12的另一生理功能是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神经髓鞘磷脂的合成。故缺乏时,患儿可以出现表情呆滞、少哭少闹、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有的病儿可以有下肢肌张力增强,膝反射亢进等体征。 维生素B12在自然界中都是由微生物合成的,所以只有动物性食物中才含有,尤以动物的肝脏、肉类、蛋类、牡蛎等食物中含量较丰富。如100克牛肝中含维生素B12为80微克,鸡蛋含2.2微克。 维生素B12都由微生物合成,因此在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有维生素B12,但我国传统的发酵豆制品如豆腐乳、豆豉、黄酱、酱油等,由于微生物的生长,使这些豆制品中含有维生素B12,其中有些制品含量还较高。这些发酵食品在我国日常膳食中食用比较普遍,为我国儿童、少年提供了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从这些发酵制品中,不仅可以得到较多的蛋白质,而且还可以获得其它植物性食物所没有的维生素B12,真是一种价廉又含有特种维生素的食品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