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食品添加剂

铁做营养强化剂的表示方法(还原性铁粉是一种营养强化剂的原因)

时间:2024-06-0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6 栏目名: 食品添加剂 文档下载

同时,服药期间注意定期做血常规及血清铁蛋白测定,以指导治疗。它能够控制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改变目前中国人群的缺铁现状。浙江省在金华地区正式启动了该项目的试点工作。2010年10月21日,中国疾控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启动了“铁强化酱油”项目二期。以日常饮食正常状态持续食用铁酱油3个月后就可以大大改善贫血状况。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严重影响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健康的营养缺乏病之一。

为什么要在食品中添加食用铁粉

还原铁,可作为铁营养强化剂

还原铁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还原铁就是铁粉,是一种还原态的铁粉,不是一种离子状态,化合状态的铁,它就是铁粉。

还真是铁粉!这东西能吃吗?它对我们的健康不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吗?

浙江工业大学的教授王力耕说,还原铁就是铁单质,也就是铁粉末,加在麦片里很正常,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起到干燥和保鲜的作用。它还可以作为补铁的营养强化剂,只要按国标的限量标准添加,就十分安全。

实际上,根据调查,在进口麦片中,还原铁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添加剂。还原铁在冲泡过程中被氧化,和胃酸产生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体所吸收。从补铁的角度说,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

如此,真相大白了。看来,往麦片里搁铁粉还真是存在一定的科学依据的。然而,对于我们广大贫铁贫血患者而言,这样的补铁方式,真的科学有效的吗?我们可以长期依靠这样的方式来补充和治疗我们身体急需的铁营养元素吗?

食品中添加还原铁,并非最佳补铁方式

在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宏梁看来,“还原铁,铁的化合物全部都可以给规定的食品种类里面添加,但都有个量的限制,这个量的限制都不会超过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食品里面加铁粉,我觉得是不科学的,你应该加入易吸收的。”

研究证明,人体一段时间内接受的铁质补充存在一定的极限,超过这个界定可能会造成铁积蓄中毒的危险,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还原铁在进入人体后需要一定浓度的胃酸来消化分解,从而产生大量的热和杂质,对我们胃部造成负担。这对于想要依靠大量、长期食用铁质麦片来达到补铁目的的铁缺乏或贫血患者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同时,由于还原铁的吸收率过低,经过胃酸分解后,仅能产生极小比例的铁质被人体所吸收,且还需要在人体内与锌、磷、镁等多种微量元素产生吸收竞争,能够起到补充铁质的作用就更微乎其微了,且因还原铁粉被吸收要求胃酸必须达到一定酸度,胃肠功能不佳者,是不适宜用还原铁粉来补铁的。

科学补铁,应服用安全的口服铁剂

专家建议,还原铁、铁的化合物虽然都可以在规定的食品种类里面添加,并作为铁营养强化剂来使用,但由于铁含量小,吸收率不高,且并不能满足人体对铁的需求。对于广大需求补铁的缺铁性贫血患者而言,还是建议在食补的基础上,服用“专业、安全可靠、易吸收”的补铁口服药品,如武汉联合药业生产的瑞克生血宁片,来进行铁的有效补充。同时,服药期间注意定期做血常规及血清铁蛋白测定,以指导治疗。

研究表明,瑞克生血宁片作为国家中药二类新药,具有“安全性高、吸收性好、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等特点,其区别于传统铁剂大剂量补充离子铁的方式,其以小剂量的方式补充类血红素铁,吸收率高达35%,为一般铁剂的12.5倍,尤其没有传统铁剂常见的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和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唯一有生殖毒理试验与临床实验数据支持的补铁防贫血安全用药

铁酱油是什么?

  铁强化酱油是以强化营养为目的,按照标准在酱油中加入一定量的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制成的营养强化调味品。它能够控制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改变目前中国人群的缺铁现状。浙江省在金华地区正式启动了该项目的试点工作。2010年10月21日,中国疾控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启动了“铁强化酱油”项目二期。
  铁强化酱油的推广 随着国际上营养学研究的深入和营养科学的多学科发展,人们对铁缺乏问题的理解突破了临床营养的局限,众多调查和监测数据都表明了铁缺乏问题在中国已相当突出。使用强化手段来改善铁缺乏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组织的支持,以及发达国家几十年来的经验借鉴。 中国经济的发展给政府关心公民营养健康状况提供了物质上的可能,同时人民对自身营养健康状况的关心程度和对有关信息与服务的需求提高,也是开展公众营养干预必需的‘社会心态’。国际组织和我国政府都把强化食品定为中国公众营养改善的切入点。 中国食用酱油历史悠久,加上前期铁强化的探索性工作中所得到的启示,使得项目研究的焦点一开始就得以集中到新型铁剂和酱油行业生产状况的研究上。 “铁酱油”布货渠道扩大 2010年10月21日,中国疾控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启动了“铁强化酱油”项目二期,自2004年陆续在北京、贵州、河北、广东等9省份启动铁强化酱油项目后,项目二期工程,将进一步扩大“铁强化酱油”的布货渠道,让更多的城市和农村,能够买到铁强化酱油。 但是对于铁强化酱油的安全性,在营养专家内部,也存在争论。301医院营养科微量元素研究室研究员鲍善芬,在上个月参加的一次研讨会上,就对铁强化食品提出了质疑。 铁强化酱油是在酱油中添加高吸收的铁剂钠铁EDTA,但是鲍善芬认为,EDTA是一种很强的络合剂,可以在体内络合二价金属离子,如钙、锌、铜等,也就是说,它会干扰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而导致体内这些微量元素的缺乏。 同时,鲍善芬认为,有研究报道,血液中的铁含量越高,人患癌症的可能性就越高,应该通过调节饮食来达到补铁的目的。[1]
  编辑本段应用
  应用铁强 酱油
  化酱油,控制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改变目前中国人群的缺铁现状。食物铁强化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经济、有效和可持续的给人群补铁的方法,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食物中强化营养素。之所以选择酱油为铁强化食物载体,是因为中国80%以上的家庭食用酱油。 此次用于酱油铁强化的是中国疾控中心研制的新型铁强化剂(EDTA钠铁)。EDTA钠铁在人体内的铁吸收、利用率高于其他铁剂,是传统补铁剂硫酸亚铁的2倍至3倍;而且它在酱油中的溶解性较好,不会影响食品的口感,不改变酱油的原有口味。此外,EDTA钠铁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性质稳定,研究结果表明,EDTA钠铁在酱油中的稳定性可保持两年以上。专家指出,应用铁强化酱油补铁效果显著。 以日常饮食正常状态持续食用铁酱油3个月后就可以大大改善贫血状况。中国疾控中心对河南省南阳市3所学校304名14-17岁贫血儿童的治疗效果显示:每天食用铁强化酱油,3个月后98%的学生贫血状况得到改善。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严重影响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健康的营养缺乏病之一。
  编辑本段争议
  专家称食用铁酱油不存危险 2010年10月21日,面对诸多疑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主任陈君石则说,钠铁EDTA是被中国和国际认可的铁强化剂,吸收率高,是安全的,而中国人即使每天食用铁酱油,也不会存在补铁过量的危险。 按照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的数据,中国居民贫血率平均为20.1%:2岁以内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的贫血率分别为31.1%、29.1%和19.9%,而陈君石说,中国缺铁人群或为平均贫血率的两倍,即40%左右。 而中疾控食品强化办则希望,通过铁强化酱油项目,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中国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作用。[1] 目前针对铁酱油的争论有哪些?依靠铁酱油能达到控制缺铁性贫血的目的吗?铁强化食品,是否会带来一场补铁过量的风险?记者采访了301医院营养科微量元素研究室研究员鲍善芬、中国疾控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主任陈君石和全球改善营养联盟董事陈春明。 焦点1 是否有实验证明添加钠铁安全 【反方】 鲍善芬:EDTA是一种很强的络合剂,可以在体内络合二价金属离子,如钙、锌、铜等,也就是说,它会干扰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而导致体内这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有上海的儿科专家就曾说,为什么吃了铁强化酱油的小孩身高比较矮?就是EDTA的络合作用,干扰了锌的吸收。我想问:有没有做过钠铁EDTA的长期毒性研究? 【正方】 陈君石:钠铁EDTA在国际上讲,是一种营养强化剂,最大的优点是吸收率高,我们曾经用稳定同位素做了人的实验,它比硫酸亚铁的吸收率高了一倍多。 在安全性上,做了很多动物实验,(用量)比人吃进去的要高了好几百倍,(证明是安全的)。在我国,钠铁EDTA是按照食品添加剂系统来管理,包括各领域专家一起评审,卫生部才批准的。 另外,在国际上,经过了世卫组织的严格评审。 焦点2 铁酱油是否会引起补铁过量 【反方】 鲍善芬:现在把钠铁EDTA作为原料添加到酱油、面粉、饼干等里,来“改善中国人的营养健康”,称为是“强化食品”。这种没有严密的监管,到处添加的做法是很危险的,很可能使消费者铁元素摄入过多,而导致慢性中毒,尤其是儿童。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补铁会给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有研究报道,血液中的铁含量越高,人患癌症的可能性就越高。受中风的伤害较一般人更严重。 【正方】 陈春明:不贫血的人吃会不会有问题?我们在一个省做婴幼儿补铁改善,每天给予婴幼儿5毫克(钠铁EDTA),在18个月的补充中,原来不贫血的人,他的血色素还是在正常范围内。 陈君石:酱油是有制限性的,不能像饮料一样喝,吃多了太咸,按国家标准,每人每天吃铁酱油,会补充3—4毫克铁。在不需要时,可代谢出去。所以成年男子食用铁酱油不用害怕。[1]
  编辑本段支持
  各方鼎力支持:立项早期,原 铁强化酱油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向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法规与监督司递交了相关报告,同时与中国调味品协会和酱油生产企业合作,开展铁强化酱油的研究工作,这些早期与政府主管部门及酱油企业的沟通,对相关行业的了解和研究,为今后多部门合作奠定了基础。2003年11月,铁强化酱油项目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这个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卫生法规与监督司、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中国调味品协会和酱油生产企业等多部门人员共同组成的,有着深厚国际、国内经验的核心小组在铁强化酱油的研发和推广过程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掌握着全面的第一手信息,能够就营养干预问题找到协调各部门渠道,控制活动和工作的进程,并运用技术、策略和权威来化解障碍。这种多部门合作的推广模式也为企业的积极参与提供了组织上的信心保障。 科研成果保障:不断的探索试验使铁强化酱油获得了清晰明了的技术路线、低廉的成本和理想的人体实验效果。这些研究结果为企业的参与提供了技术上的信心保障,更重要的是,为政府在选择改善措施时的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政策支持:坚实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卫生部的政策支持。卫生部于1999年批准NaFeEDTA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999年增补品种),并在2002年批准NaFeEDTA扩大应用范围(在酱油中使用),将之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002年增补品种)。 资金支持:在中国开展的铁强化酱油项目得到了世界国际组织的关注和支持。2003年10月,全球营养改善联盟资助了300万美元,为铁强化酱油的推广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铁强化项目组正在积极借助国际组织的支持,同时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广泛、深入的宣传铁强化酱油,使百姓真正受益于铁强化酱油。
  编辑本段损害
  目前全球贫血率高达37%,日常生活中,贫血会导致人面色苍白、头发枯黄、体力跟不上、迷迷糊糊睡不醒、抵抗力不强、经常生病。 贫血还会影响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可能出现反应迟钝、健忘,认知、理解和学习能力变差,经常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有资料指出,如果孩子在一岁时贫血,智商相对同龄人低大约9分,而且缺铁对智力的损害终生难以恢复。孕妇贫血则会造成胎儿发育不良和低体重出生。
  编辑本段措施
  当前国际上铁缺乏 铁强化酱油
  的主要改善措施以植物性食品为主的膳食中所含铁的总量虽然足够多,但是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可吸收利用的并不多,而且植物性食物中的草酸、单宁酸等还会阻碍铁的吸收。 动物性食品中的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但是如果单纯的为了补铁而增加动物性食品的比重,又会带来能量过高,蛋白质、脂类过量等问题,容易引起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因此单纯的依靠膳食搭配很难达到合理补铁目的。 食物强化具有覆盖面广、见效快、方法简便、花费少、不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等特点,是各国控制和消除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首选。 早在1941-1942年间,美国就公布了食物强化法,其中规定必须在面粉中强化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和铁。20世纪40年代后,各国纷纷对食品进行强化,并进行了相关立法。而在中国最成功的范例是食盐的碘强化。
  编辑本段研究
  中国国内铁强化食品的研究1997年11月,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与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ILSI-FPC)共同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食物强化问题研讨会”。会议最终决定采用食物强化的方式改善中国人铁缺乏的现状,并选择了覆盖面广、摄入量稳定、便于在加工过程中统一添加的酱油作为铁强化剂的载体,启动中国消除铁缺乏行动项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花费了五年多时间潜心研究试验,终于研究出了一种最有效、最经济、最方便的补铁措施——通过食用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强化酱油持久补铁。经过反复的试验,发现NaFeEDTA强化酱油比同类铁强化产品具有更大的优势:吸收率高、不改变酱油自身的食用方法和口感、改善贫血效果显著,且安全经济。

“铁酱油”是什么?

所谓铁酱油,就是指铁强化酱油,又叫强化铁酱油,就是在普通酱油中添加了铁成分,以达到吃酱油时就能补铁的目的一种营养强化酱油。 用铁酱油做的菜
专家认为:在酱油中添加的NaFeEDTA(中文名称为乙二胺四乙酸铁纳),性质稳定,水溶性好、铁锈味弱、铁吸收率高,是适宜于酱油中食用的理想铁剂。

还原性铁粉是一种营养强化剂的原因

还原性铁粉用于食品添加剂除能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外还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这是因为铁能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而防食品变质,另外铁与胃液中的胃痛(HCl)反应产生了亚铁离子在而补铁,可防止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