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量和在终产品中的含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标准,营养强化剂加入剂量一般以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多少倍为宜)

时间:2024-06-0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食品添加剂 文档下载

食品添加剂营养剂的用量溶菌酶等8种食品添加剂一、溶菌酶英文名称:Lysozyme功能:防腐剂。

食品添加剂营养剂的用量

  溶菌酶等8种食品添加剂

  一、溶菌酶
  英文名称:Lysozyme
  功能:防腐剂。
  1.使用范围、用量
  食品名称/分类 食品分类号 最大用量(g/Kg)
  干酪 01.06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发酵酒 15.03 0.5
  2.来源
  自鸡蛋清提取。
  3.生产工艺
  用离子交换树脂从鸡蛋清中提取溶菌酶,然后经洗脱、离心过滤、低压反渗透过滤、巴氏杀菌制得液体型溶菌酶产品;将液体型溶菌酶进行喷雾干燥制得粉末型溶菌酶产品。
  4.性状
  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浅黄色至深褐色液体。
  5.技术要求
  5.1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粉末型溶菌酶 液体型溶菌酶
  总干物质,w/% ≥ 94 22
  水分,w/% ≤ 6 -
  酶活力 ≥ 3.5×107FIP/g 9×106FIP/ml
  纯度(以干基计),w/% ≥ 95 95
  灰分,w/% ≤ 1.5 0.3
  氮,w/% 16.8-17.8 -
  氯,w/% 3.2-4.2 ≤1.0
  钠,w/% ≤ 0.6 -
  pH(1.5%溶液) 3.0-3.6 3.0-4.0
  重金属(以Pb计)/(mg/kg)≤ 10 10
  铅(以Pb计)/(mg/kg) ≤ 2 2
  砷(以As计)/(mg/kg) ≤ 1.0 1.0
  备注:酶活性规格除以上规定外,还可按实际需要执行。
  5.2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菌落总数/(CFU/g) ≤ 50 000
  霉菌酵母/(CFU/g) ≤ 100
  大肠杆菌,/1g ≤ 不得检出
  沙门氏菌,/25g ≤ 不得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1g ≤ 不得检出

  二、DL-苹果酸钠
  英文名称:DL-Disodium malate
  功能:酸度调节剂。
  1.使用范围及用量
  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生产工艺
  通过苹果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苹果酸钠,然后精制浓缩、结晶干燥后制得。
  3.性状
  白色至黄白色结晶粉末或颗粒,无臭、略有咸味。
  4.技术要求
  4.1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三水盐 半水盐
  苹果酸钠含量(以C4H4Na2O5计),w/% ≥ 99.0
  碱度(以Na2CO3计),w/% ≤ 0.2
  干燥失重,w/% 20.5-23.5 ≤7.0
  重金属(以Pb计)/(mg/kg) ≤ 20.0
  砷(以As计)/(mg/kg) ≤ 3.0
  4.2微生物指标
  项 目 指 标
  菌落总数,cfu/g ≤ 10000
  大肠菌群,MPN/g ≤ 3

  三、羰基铁粉
  英文名称:Carbonyl Iron
  功能:营养强化剂。
  1.使用范围和用量
  按照GB14880规定的铁盐使用范围及用量。
  2. 生产工艺
  以海绵铁为原料,与一氧化碳羰基合成为五羰基铁、经蒸发提纯、热分解成铁粉、初级羰基铁粉钝化、还原、研磨制得高纯元素铁粉。
  3.技术要求
  3.1感观要求
  项 目 指 标
  外观 黑灰色粉末,性质稳定,不溶于水
  味道 无异味
  3.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颗粒度 100%通过74μm(200目)标准筛且
  ≥95%通过45μm(325目)标准筛
  铁(以Fe计) (滴定法测定),w/% ≥ 98.0
  酸性不溶物,w/% ≤ 0.2
  铅(Pb)/(mg/kg) ≤ 4
  砷(以As计)/(mg/kg) ≤ 3
  汞(Hg) /(mg/kg) ≤ 2

  四、L-酪氨酸
  英文名称:L-Tyrosine
  功能:营养强化剂。
  1.使用范围和用量
  食品分类号 食品分类名称 用量 备注
  13.01 婴儿配方食品 符合GB10765-2010
  2.来源
  非动物源性原料。
  3. 技术要求
  项 目 指 标
  比旋光度[α]/ (D 20) -11.0~-12.3
  含量(以干物质计),w/% ≥ 99.0
  水分,w/% ≤ 0.3
  PH值a -
  灰分,w/% ≤ 0.1
  铅(Pb)/(mg/kg) ≤ 0.3
  砷(以As计)/(mg/kg) ≤ 0.2
  a 酪氨酸不要求PH值。

  五、L-色氨酸
  英文名称:L-Tryptophan
  功能:营养强化剂。
  1.使用范围和用量
  食品分类号 食品分类名称 用量 备注
  13.01 婴儿配方食品 符合GB10765-2010
  2. 来源
  非动物源性原料。
  3.技术要求
  项 目 指 标
  比旋光度[α]/(D 20) -30.0~-33.0
  含量(以干物质计),w/% ≥ 98.5
  水分,w/% ≤ 0.3
  PH值 5.5-7.0
  灰分,w/% ≤ 0.1
  铅(以pb计)/(mg/kg) ≤ 0.3
  砷(以As计)/(mg/kg) ≤ 0.2

  六、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
  英文名称:Aspartame-Acesulfame Salt
  功能:甜味剂。
  1.使用范围和用量
  食品分类号 食品分类名称 最大用量 (g/kg)
  01.02.02 调味和果料发酵乳 0.79
  03.0 冷冻饮品(食用冰除外) 0.68
  04.01.02.04 水果罐头 0.35
  04.01.02.05 果酱 0.68
  04.01.02.08.01 蜜饯类 0.35
  04.02.02.03.01 酱渍的蔬菜 0.20
  04.02.02.03.02 盐渍的蔬菜 0.20
  05.02 糖果 4.5
  05.02.08.01 无糖胶基糖果 5.00
  06.04.02.01 八宝粥罐头 0.35
  11.04 餐桌甜味剂 0.09
  12.0 调味品 1.13
  12.04 酱油 2.00
  14.0 饮料类(包装饮用水除外) 0.68
  2.生产工艺
  以乙酰磺胺酸钾和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为原料,经生成反应,冷却,离心,干燥,包装五个步骤完成。
  3.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微溶于酒精。
  4.技术要求
  项 目 指 标
  含量(以干物计),w/%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 63.0-66.0;乙酰磺胺酸 34.0-37.0
  干燥失重,w/% ≤ 0.5
  旋光度〔a〕20D/(°) +14.0~+16.5
  铅(Pb) / (mg/kg) ≤ 1
  钾,w/% ≤ 0.5
  5-苯甲基-3,6-二氧-2-酮哌嗪,w/% ≤ 0.5
  其他相关物质,w/% ≤ 1.0
  七、焦糖色(苛性硫酸盐法)
  英文名称:Caramel Colour class Ⅱ- caustic sulfite
  功能: 着色剂。
  1. 使用范围和用量
  食品分类号 食品分类名称 最大用量 (g/kg)
  15.01.03 白兰地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5.01.06 朗母酒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5.02 配制酒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 生产工艺
  通过对蔗糖按照控制的温度进行加热处理,在钠盐存在下而制成。
  3. 技术要求
  项 目 指 标
  固体物质含量,w/% 65-72%
  色度 0.06-0.10
  总氮,w/% ≤ 0.2%
  总硫,w/% 1.3 – 2.5%
  二氧化硫,w/% ≤ 0.2%
  氨态氮 -
  4-甲基咪唑(MEI) -
  2-乙酰基-4-羟基-丁基咪唑(THI) -
  铅/(mg/kg) ≤ 1
  砷/(mg/kg) ≤ 2
  八、甘油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英文名称:Glycerophospholipid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 (GCAT)
  功能:食品用酶制剂。
  1.生产工艺
  以筛选的重组地衣芽孢杆菌生产菌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深层发酵、过滤、浓缩等工艺精制而成的甘油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2.来源: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供体: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 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 Salmonicida
  3.性状
  浅黄至褐色液体,产品颜色随批次不同略有不同。
  4.技术要求
  4.1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酶活力 900-1100 LATU/g
  铅/(mg/kg) ≤ 5
  砷/(mg/kg) ≤ 3
  4.2微生物指标
  项 目 指 标
  菌落总数 /(CFU/g) ≤ 50000
  大肠菌群/( CFU/g) ≤ 30
  沙门氏菌 0/25g
  大肠杆菌 0/25g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等22种扩大使用范围、用量的食品添加剂

  序号 名称 功能 使用范围 最大用量(g/Kg) 备注
  食品名称 食品分类号
  1.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甜味剂 熟制豆类 04.04.01.06 1.0
  盐渍的蔬菜 04.02.02.03.02
  2. 聚甘油蓖麻醇酯 乳化剂 半固体复合调味料 12.10.02 5
  3.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乳化剂 稀奶油 01.05.01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4. 姜黄 着色剂 粉圆 06.05.02 1.2
  5. 可可壳色 着色剂 面包 07.01 0.0005
  6. 胭脂虫红 着色剂 粉圆 06.05.02 1.0
  7. 胭脂树橙 着色剂 粉圆 06.05.02 0.15
  熟化干酪 01.06.02 0.6
  8. 叶绿素铜钠盐 着色剂 粉圆 06.05.02 0.5
  9. 植物炭黑 着色剂 粉圆 06.05.02 1.5
  10. 维生素E 营养强化剂 饮料类 (包装饮用水除外) 14.0 10-40mg/kg
  11.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 着色剂 咖啡饮料类 14.05.02 0.1
  12. 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抗氧化剂 月饼 07.02.03 0.2
  焙烤食品馅料 07.04
  13. L-赖氨酸盐酸盐 营养强化剂 各类食品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 二氧化硅 抗结剂 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 06.03.02.04 20
  15. 焦磷酸铁 营养强化剂 其他焙烤食品 07.05 5-20mg/100g
  16. 柠檬酸钙 营养强化剂 其他焙烤食品 07.05 300-1500mg/100g
  17. 维生素B12 营养强化剂 其他焙烤食品 07.05 1.0-7.0μg/100g
  18. 维生素B6 营养强化剂 其他焙烤食品 07.05 0.3-1.5mg/100g
  19. 维生素D 营养强化剂 其他焙烤食品 07.05 1.0-7.0μg/100g
  20. 叶酸 营养强化剂 其他焙烤食品 07.05 200-700μg/100g
  21. 柠檬酸铁铵 抗结剂 盐及代盐制品 12.01 25mg/kg
  22. 甜菊糖苷 甜味剂 调味和果料发酵乳 01.02.02 0.2

  叶酸等3种扩大使用范围、用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

  序号 名称 功能 使用范围 最大用量(mg/Kg) 备注
  食品名称 食品分类号
  1. 叶酸 营养强化剂 果蔬汁(肉)饮料 14.02.03 0.157-0.313
  2. 牛磺酸 营养强化剂 特殊用途饮料 14.04.02.01 100-500
  3. 维生素 A 营养强化剂 含乳饮料 14.03.01 0.3-1

营养强化剂使用量包含食品本身含量吗

只是指人为添加上去的含量不超过GB14880-2012表A1的规定

食品添加剂标准

经研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调整了原标准允许使用的39个食品添加剂品种,现函复如下:

一、删除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理由是:国家已规定禁止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

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钠盐、噻苯咪唑等3种物质,经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符合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要求,不得作为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

三、天然维生素E与维生素E合并,可以继续生产经营使用;酪蛋白磷酸肽、酪蛋白磷酸钙肽、乳铁蛋白等3种物质已调整到新修订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中,可以作为营养强化剂继续生产经营和使用。

四、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氯化磷酸三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等7种物质已列入《食品用消毒剂原料(成份)名单(2009年版)》(卫办监督发〔2010〕17号),可以作为食品用消毒剂及其原料继续生产经营和使用,不再作为食品用加工助剂管理。
五、1-丙醇、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单乙醇胺、二氯异腈氰尿酸钠、凡士林、硅酸钙铝、琥珀酸酐、己二酸、己二酸酐、甲醛、焦磷酸四钾、尿素、三乙醇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新洁尔灭)、铁粉、五碳双缩醛、亚硫酸铵、氧化铁、银、油酸、脂肪醇酰胺、脂肪醚硫酸钠等23种物质,缺乏食品添加剂工艺必要性,不得作为食品用加工助剂生产经营和使用。如拟将以上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或食品用加工助剂的,应当依法提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行政许可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标准,营养强化剂加入剂量一般以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多少倍为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标准,营养强化剂加入剂量一般以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1/2-1倍倍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