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遇到什么一般不会被破坏(对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时间:2024-06-0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食品添加剂 文档下载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如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等。通过改善强化工艺条件和储藏条件等措施减少营养强化剂在生产过程中遇光、热和氧等引起的分解和破坏。食品强化的过程,不应损害食品的原有感官性状而影响消费者的接受性。目的是增加甜味感。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营养强化剂的稳定强化

有些强化剂不稳定,如维生素c及氨基酸等遇光、热等易被氧化,被破坏损失;而有些强化剂会与食品中的其他成分结合,导致强化剂的损失。因此应选择合适添加方法和强化载体,采取合理的强化措施以保证强化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强化剂的改性
(2)添加各种稳定剂
(3)加强食品中的食用指导
食品的营养强化,除应根据不同的食品选取适当的营养强化剂之外,还应根据食品种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强化方法。通常有三种方法:
(1)在食品原料中添加
(2)在加工过程中添加
(3)在成品中添加

对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有明确的针对性。进行食品营养强化前必须对本国本地区的食物种类及人们的营养状况做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从中分析缺少哪种营养成分,然后选择需要进行强化的食物载体以及强化剂的种类和用量。
(2)符合营养学原理。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在数量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应注意保持各营养素之问的平衡。尽量选用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素作为强化剂。
(3)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如GB 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等。
(4)尽量减少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损失。通过改善强化工艺条件和储藏条件等措施减少营养强化剂在生产过程中遇光、热和氧等引起的分解和破坏。
(5)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食品强化的过程,不应损害食品的原有感官性状而影响消费者的接受性。
(6)经济合理,有利于推广。食品的营养强化需要增加一定的生产成本,但应注意使营养强化食品经济上合理和便于推广。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希望采纳

食品加入营养强化剂会变好吃吗

1.营养强化剂,一般是指营养性添加剂。营养性添加剂主要是增加营养成分的含量,比如,某产品中的赖氨酸含量不高,可以直接添加赖氨酸添加剂来提高产品的赖氨酸含量,来实现产品的高质量,其实和好吃不好吃没有关系。
2.食品好吃不好吃是味觉问题,可以用功能性添加剂来调节,比如 调味剂、香味剂等等,这种添加剂没有营养,只是改变产品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