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的要求包括(给孩子订学生奶,你们觉得有必要么)

时间:2024-06-0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食品添加剂 文档下载

如孩子患有缺铁性贫血或血色素低,可食用含铁食物,如患有佝偻病或低钙抽搐,则可食用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食物。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胚芽米面市,在其他国家也不多见,究其原因主要是胚芽米的耐贮性未能很好解决,此外米胚有特殊的味道,且进食

营养强化剂的原则

世界上所用的营养强化剂总数130种,在我国,营养强化剂在食品添加剂中是第16类。按GB14880-94国家标准列入名单的有37种,其中氨基酸及含氧化合物12种,维生素17种,矿物质8种,对这些产品品种都明确规定了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并制定了实施细则。
在如此众多的营养强化剂中,根据不同的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营养强化剂,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在选择强化某种营养素之前,必须考虑膳食中该营养素的其他来源,一方面要保证摄入强化食品后该营养素水平不会过量;另一方面,该营养素的添加也应该确有必要,营养素的强化用量应该使其在膳食中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以便摄入通常数量的食物即可得到充足的该种营养素。
2、注意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防止由于食品强化而造成营养素摄入的不平衡;而且在食品中添加一种必需营养素后,不得对其它营养素的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3、尽量选择具有生物活性和稳定性高的营养强化剂。例如铁的营养效价就因所用形式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再如,有些营养素可由于接触空气或加热而被破坏,像维生素A、抗坏血酸和核黄素、氨基酸等可因光、热和氧化作用而被破坏。面粉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很少,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又比较高,所以可在面包和饼干中添加适量的β-胡萝卜素(用量为0.5mg/kg面粉中),经过面团调制、醒发(面包)或压片(饼干)、焙烤其保留量仍高达83.3%。
4、尽量选择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营养强化剂,尽量避免使用难溶的、难以吸收或易被食物影响吸收率的强化剂。有些无机盐和维生素容易在食物中相互作用而被破坏或因水洗而损失,因此所加入的营养素应和原有食物无干扰作用,如铁就可食物中的某些单酸、酯酰形成沉淀。
5、强化某种必需营养素必须同时提供其测定和监控的技术方法。
6、添加的营养素不应对食品的特性,如安全性、色、香、味、质构、烹调性质等产生不良影响,也不得过分缩短食品的货架寿命。
在营养的强化技术上,应遵循的原则是:
1、强化工艺和加工设备必须切实可行和容易获得,成本低廉,以保证待强化的营养素顺利添加到食品中,
2、载体食物的消费范围覆盖越大越好(特别是营养素缺乏最普遍的农村和贫困人群),而且这种食物应该是工业化生产的;载体食物的消费量应比较稳定,以便能比较准确地计算营养素添加量,同时能避免摄入(如软饮料、零食)过量。
3、强化的工艺流程不改变食物原有感官性状,而且在进一步烹调加工中营养素不发生明显损失。
4、强化技术和方法应视产品的种类性质而定。如面粉的强化,采用喷雾法或直接混合法,先将营养强化剂制成含量较高的基料,然后再将基料与数百倍的普通面粉进行混合均匀。而对于方便面(油炸)的强化,则可将营养强化剂(如脂溶性VA、VD、VB、水溶性VB1、VB2、VC、尼克酸、矿物质等)添加到各种调理包中。
对于挂面的强化,则可将营养强化剂加工在面条中的中心部位,(像铅笔芯那样被包在铅笔中间),烧煮时营养损失明显下降。又如有些维生素是脂溶性,限制了其在亲水体系中的应用,可用现代技术将其制成水扩散型,使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如何给宝宝选择强化食品
市面上含钙饼干、含铁糖果、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牛奶以及赖氨酸面包、赖氨酸挂面等,应有尽有。如何选择呢?首先我们提倡给孩子吃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各种食物(即天然食品),按照适合的种类、数量、比例安排膳食,养成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这样孩子可以从全面、合理的食品中获得均衡的营养物质,不是非吃强化食品不可。家长若平时注意给孩子食用优质蛋白质,即瘦肉、鱼、豆制品,赖氨酸是足够的。而铁、维生素A和维生素D在一般食物中不足,可考虑用药物补充,也可以从强化食品中补充。如孩子患有缺铁性贫血或血色素低,可食用含铁食物,如患有佝偻病或低钙抽搐,则可食用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食物。但是在给孩子选择以前,一定要先弄清食品中强化了什么,强化营养素的含量及每日用量,以避免进食过多而引起中毒,或各种营养素之间的不平衡,而影响身体对营养素的消化、利用和吸收。必要时应向医生进行营养咨询。

给孩子订学生奶,你们觉得有必要么

这个是自愿的。如果你觉得没有必要就可以不用去订,可以自己买适合孩子的牛奶。

水稻深加工的产品有什么

1、特等米
  特等米是选用优质稻谷进行精加工的一种大米产品,加工精度比普通米高1-2个等级,含杂质和含碎米都比普通米少。特等米在我国过去以外销为主,目前内销发展很快,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特等米的加工技术及设备要求较高,除需增加除杂除砂、谷糙分离、精米分级等工艺外,主要是采用“多机轻碾出白”的先进工艺进行加工。近年来,我国粮食机械工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国产的特等米加工生产线,其工艺与设备已相当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特等米生产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2、免洗米
  免洗米又称清洁米(广义上也包括水磨米),其特点是含杂极少,表面光洁,清洁卫生,并具有防污染和保质的包装。此类产品加工标准要基本上达到“四断”,即断砂石、断谷、断稗、断糠,还需要在无卫生污染的环境下加工和包装,并有在保质期内米粒不出现卫生污染的保证措施。该产品耐贮存,食用时不需淘洗可直接下锅蒸煮,因此避免了大米淘洗过程中营养和固形物的流失,也节约了洗米用水。加工免洗米的技术关键在于除杂、除糠、精选和保洁,需要有相应高标准的除杂设备和工艺、刷米技术和设备(如白米抛光机等)及白米精选设备(如电脑色选机等)。目前日本、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市场上供应的大米绝大部分都属免洗米,而我国由于加工条件较差,还很少见到真正的免洗米上市。
  3、蒸谷米
  蒸谷米又称半煮米,其基本加工工序与加工一般大米相同,只是在砻谷前增加对净谷浸泡、蒸煮、干燥等水热处理工序。通过水热处理的稻谷,米粒强度增大,工艺品质提高,碎米率减少;同时在水热处理过程中,稻谷皮层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同米粒内部渗透,使胚乳内的营养成分增加,提高了稻米的营养价值;此外,蒸谷米还有耐贮、米粒胀性好,出饭率高,米饭易消化等优点。因此全世界每年有1/5的稻谷加工成蒸谷米,印度、泰国、索马里等国家都是蒸谷米的主要生产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也有生产,主要是为了提高稻米的营养价值和加工品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农家生产食用蒸谷米也有很长的历史,60年代曾在江苏、浙江等地建立了一定规模的蒸谷米生产厂,其产品主要出口中东阿拉伯国家,由于蒸谷米渗透了米皮的颜色,不象一般精白米具有洁白的外观,故在国内销售量不大。
  4、胚芽米
  胚芽米是指精白米保留米胚的一种大米产品,也称留胚米,留胚率应在80%以上。由于米胚中含有维生素E、B1、B2等多种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脂肪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因此胚芽米的营养价值比普通大米高。普通大米加工,因糙米在碾白去皮过程中,绝大部分的米胚随之脱落,所以普通大米基本不留胚。胚芽米的加工要有专门的加工技术和设备,糙米在碾白去皮前需经化学溶剂或酶的预处理,使米皮松散柔软,然后采用坚式高速研削式碾米机,使米粒在低压冲击状态下研磨,去掉米皮而保留胚芽。胚芽米最早于1924年在日本问世,对当时日本流行的脚气病的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1977年日本政府正式将胚芽米确定为大米产品。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胚芽米面市,在其他国家也不多见,究其原因主要是胚芽米的耐贮性未能很好解决,此外米胚有特殊的味道,且进食时口感欠佳,所以还未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



  5、营养强化米
  营养强化米是指添加了某些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的大米。因高档大米在加工过程中将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皮层和胚芽碾去,以提高精度改良适口性,却导致其营养价值严重降低,为了使人们在食到美味适口大米的同时也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大米的营养强化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卫生营养部门的关注。大米营养强化技术的研究正深入开展、美国、日本等国家研究较早,提出了多种强化工艺,也生产出多种营养强化米产品,并在法律上制订了大米的营养强化标准。
  营养强化米的加工技术主要有两大类:(1)内持法。即设法保存米粒外层或胚芽所含的维生素、矿物盐等营养成分。我国传统的蒸谷米和上述的胚芽米,也属这一形式的营养强化米。(2)外加法。即将各种营养成分配成稳定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以浸吸或喷涂等方式附着于米粒上。营养强化剂的种类不同,营养米的品种也不同,有维生素B1、B2强化米,硫胺素、核黄素、烟酸、铁、钙、维生素D强化米,氨基酸、维生素、矿物盐强化米等。产品形式有浓缩型,食用时以1∶100或1∶200的比例掺入普通精米中混合煮食;有普通型,可直接煮食无需混配;还有拌粉型和人造米,把营养素粉沫拌于米中或制成米样颗粒后按比例混入米中等。
  我国的营养强化米还处于研制阶段,无锡轻工业学院曾研制出简单实用的强烈型营养强化工艺和设备,并且对强化米营养剂的配制、营养素的保存率和配方的有效性、营养剂配方对大米质量和风味的影响等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为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6、方便米
  方便米也叫快餐米或a米,是利用不同的预处理技术把米粒a化加工而成,只需略加烹煮或热水浸泡几分钟便可进食,有些还可直接食用。产品形式上有速煮米、即食饭、风味方便米饭等。其生产工艺主要是采用冷冻、膨化、预蒸煮、烘炒等方法使米粒淀粉a化并保持适当程度,使米粒成为米饭状态或均匀的多孔体。国外对速煮米的生产有较成熟的工艺,尤其是日本和美国,每年都有多个专利技术出现。速煮米在日本年产量达28万吨以上,年销售量达9000万份以上,美国的食用大米中有71%用于加工速煮米。近年我国各地速煮米的开发生产发展较快,广州、北京、济南等地已有多条方便米饭生产线投产,但因技术粗糙、工艺落后、价格偏高,销售不够理想。
  7、速煮糙米及糙米粉
  速煮糙米是一种集营养米、胚芽米、方便米于一身,更具天然保健功能的新型稻米深加工产品。糙米虽有益于健康,但难煮、难食、皮硬且有异味,大多数人都不喜欢食用,改善糙米的适口性尤其必要。美国和日本对速煮糙米已开展多年研究,并有多个产品面市,较为成熟的产品是日本的糙米饭罐头。马来西亚等国家则把糙米预处理后磨成粉,经调制后作为营养添加剂或保健食品。我国的糙米食品多限于黑米,如把黑糙米加工成黑米糊等。
  8、大米制品
  大米制品主要是指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开发出来的食品,如米粉丝、米糕点、米粉条(如沙河粉)、米酒等都是我国闻名于外的传统产品。近10多年来,大米制品的开发正朝着易食、美味、保健等方面发展,如把传统米粉丝(β化态)的工艺改为α化干燥法制成即食米粉;以米或米粉配合其他物料用适当工艺和配方制成米粉,如营养米粉、高蛋白米粉等;采用烘烤或膨化技术生产的米饼(片)。这类食品因其容易调配,品种多样,且具有保健功能而备受欢迎。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