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述特定食品配料的标签上应明确标示该食品配料用于上述特定食品的生产。在国家标准中,碳酸氢钠被归类为食品添加剂,用途主要是作为膨松剂。在使用过程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食品体积膨胀,从而达到蓬松的效果。国家标准规定,碳酸氢钠可用于糕点、饼干、面包等食品的制作过程中。
食品添加剂国家使用标准
法律分析: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1.1 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b)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c)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d)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e) 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1.2 在下列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
a) 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b) 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c) 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d) 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1.3 食品添加剂质量标准
按照本标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
1.4 带入原则
1.4.1在下列情况下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食品配料(含食品添加剂)带入食品中:
a) 根据本标准,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
b) 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用量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使用量;
c) 应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这些配料,并且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不应超过由配料带入的水平;
d) 由配料带入食品中的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将其添加到该食品中通常所需要的水平。
1.4.2当某食品配料作为特定终产品的原料时,批准用于上述特定终产品的添加剂允许添加到这些食品配料中,同时该添加剂在终产品中的量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在所述特定食品配料的标签上应明确标示该食品配料用于上述特定食品的生产。
法律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第一条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碳酸氢钠作为食品膨松剂的国家标准
碳酸氢钠作为食品膨松剂的国家标准,可以在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找到。例如,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GB2760)中对碳酸氢钠的使用范围、用量以及相关的质量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在国家标准中,碳酸氢钠被归类为食品添加剂,用途主要是作为膨松剂。在使用过程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食品体积膨胀,从而达到蓬松的效果。国家标准规定,碳酸氢钠可用于糕点、饼干、面包等食品的制作过程中。
此外,国家标准还规定了碳酸氢钠的用量范围。例如,在糕点中,碳酸氢钠的用量一般为0.5%-1.5%;在饼干中,碳酸氢钠的用量一般为0.5%-2%。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用量应根据食品的配方和加工条件进行调整。
碳酸氢钠作为食品膨松剂的国家标准,主要涉及其使用范围、用量以及相关的质量指标等方面。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碳酸氢钠可以为食品提供蓬松的口感,提高食品的品质。
碳酸氢钠的用途
1、食品工业:碳酸氢钠常用作发酵剂,尤其在制作糕点、饼干、面包等食品时,它能促使面团发酵,增加食品的蓬松度。此外,碳酸氢钠也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剂,用于制作汽水和冷饮。
2、医药工业: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它也可以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
3、清洁剂:碳酸氢钠具有去污、除臭的作用。由于它具有弱碱性,可以与油脂、脂肪酸等酸性物质发生中和作用,因此常用于家庭清洁。
4、工业应用:碳酸氢钠在工业上也有广泛应用,例如选矿、鞣革、冶炼、金属热处理、纤维、橡胶等领域。
5、农业浸种:碳酸氢钠在农业上可以用于浸种,有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碳酸氢钠
脱氢乙酸钠,国家标准是多少
产品中脱氢乙酸钠的添加量为:0.3(g/kg)GB2760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又名脱氢醋酸及其钠盐) 最大添加量为:小于等于0.5(g/kg)
执行标准:GB 273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腌腊肉制品》
1.简介:
脱氢乙酸钠是继苯甲酸钠、尼泊金、山梨酸钾之后又一代新的食品防腐保鲜剂,对霉菌、酵母菌、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与饮料、食品、饲料的加工业,可延长存放期,避免霉变损失。其作用机理是有效渗透到细胞体内,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从而达到防腐防霉保鲜保湿等作用。
2.用途:
主要用于腐乳、酱菜、果酱(最大用量0.3g/Kg);汤料、糕点和干酪、奶油、人造奶油等(最大用量0.5g/Kg);在盐渍蔬菜中最大用量为0.3 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