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抗氧化剂不仅有助于延长食品的贮存期和货架期,还能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经济效益,同时提升食品安全性。它们能够保持食品的良好色泽,使之更加诱人。添加增味剂后,食品的滋味更加鲜美,能够增加食欲,丰富食品的营养。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分为哪几类?分别举例说明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目的可以将它们分为以下八类:1. 抗氧化剂:这类添加剂能防止或延缓食品的氧化过程,从而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其贮存期限。正确使用抗氧化剂不仅有助于延长食品的贮存期和货架期,还能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经济效益,同时提升食品安全性。
2. 漂白剂:漂白剂的作用是去除或抑制食品中的色素,防止或延缓食品褐变,保持食品的色泽。在食品加工中,漂白剂除了能改善食品色泽,还具有抑菌防腐和抗氧化等多种功能。
3. 着色剂:着色剂主要用来给食品上色,也称为食用色素。它们使食品具有吸引人的色泽,对于增加食品的吸引力及刺激食欲具有重要意义。食用色素可以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
4. 护色剂:护色剂,也称为发色剂,用于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保护或改善食品的色泽。它们能够保持食品的良好色泽,使之更加诱人。
5. 酶制剂:酶制剂是从生物体中提取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主要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的质量。
6. 增味剂:增味剂,也称为风味增强剂或鲜味剂,用于增强或补充食品的原有风味。添加增味剂后,食品的滋味更加鲜美,能够增加食欲,丰富食品的营养。
7. 防腐剂:防腐剂的作用是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变质。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障食品安全。
8. 甜味剂:甜味剂是用于给食品添加甜味的添加剂。甜味剂根据其营养价值和来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以及低甜度和高甜度甜味剂。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种类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
1、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2、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3、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
4、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5、膨松剂——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6、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
7、酸味剂——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8、增白剂——中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我国在2011年5月禁止了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增白剂。
9、香料——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