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颜色添加剂有哪些(常用食品色素有哪些?它们的用途?化学成分?~急求~)
虽然已经公认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应逐步限制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至今仍有少数不法奸商,超标准使用人工合成食用色素,甚至利用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染料,严重地危害了人民的健康。以给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的添加剂称着色剂,也称食用色素。天然着色剂食用天然着色剂主要是指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多为植物色素,包括微生物色素、动物色素及无机色素。

常用食品色素有哪些?它们的用途?化学成分?~急求~
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是一类调节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而色泽则是食品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感官指标。食用色素首先必须能溶解且均匀分散在食品中,按色素的溶解性质不同,可分为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按色泽的不同,可分为绿色色素(如叶绿素)、橙红色色素(如胡萝卜素)、红色色素(如番茄红素)等;按照来源不同,又可分为天然食用色素和人工合成食用色素。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天然产的东西往往在人们的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而且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因此,天然食用色素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从热带经济作物玫瑰茄成熟的花萼(音è)中提取的玫瑰茄色素,其主要成分是飞燕草素-3-接骨木二糖苷;从植物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黄色色素,称为姜黄色素,是一种二酮类化合物;从胭脂虫提取的红色色素,称为胭脂红酸。天然食用色素经过长期使用,比较安全可靠。
人工合成食用色素的品种多,价格便宜,因此被广泛地使用。例如,食用焦油色素是从煤焦油的萘馏分里提取的焦油酸等,现在已经发现它有致癌性而禁止使用。目前还在使用的如人工合成的β-胡萝卜素是一种黄色色素,用于制饮料、糕点、面包、冰淇淋等。虽然已经公认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应逐步限制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至今仍有少数不法奸商,超标准使用人工合成食用色素,甚至利用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染料,严重地危害了人民的健康。
“苏丹红”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
甲醛(HCHO)又名蚁醛,无色气体,具有辛辣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为1.067千克/立方米,易溶于水和乙醇。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是一种极强的杀菌剂,具有防腐、灭菌和稳定功效,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
还有胡萝卜素C40H56(橙红),番茄红素C40H56O2(红色),胭脂红酸Na2S2O4(红色),苋菜红(紫红色),靛蓝C16H10N202(蓝色),姜黄色素(黄色),叶绿素a化学式: C<= sub>55H72O5N4M g= 叶绿素b化学式: C<= sub>55H70O6N4M g= 绝大部分叶绿素a分子和全部叶 (绿色),柠檬黄柠檬铬黄:2.5PbCrO4·PbSO4+xAl(OH)3+yAlPO4
浅铬黄:3.2PbCrO4·PbSO4+xAl(OH)3+yAlPO4
中铬黄:PbCrO4+xAl(OH)3
深铬黄:PbCrO4+xAl(OH)3
桔铬黄:PbCrO4+xAl(OH)3
(黄色)食物中色素的种类
以给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的添加剂称着色剂,也称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使食品具有悦目的色泽,对增加食品的嗜好性及刺激食欲有重要意义。
着色剂按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着色剂和天然着色剂。按结构,人工合成着色剂又可分类偶氮类、氧蒽类和二苯甲烷类等;天然着色剂又可分为吡咯类、多烯类、酮类、醌类和多酚类等。按着色剂的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着色剂和水溶性着色剂。
天然着色剂食用天然着色剂主要是指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多为植物色素,包括微生物色素、动物色素及无机色素。
常用的天然着色剂有辣椒红、甜菜红、红曲红、胭脂虫红、高粱红、叶绿素铜钠、姜黄、栀子黄、胡萝卜素、藻蓝素、可可色素、焦糖色素等等。
天然着色剂色彩易受金属离子、水质、pH值、氧化、光照、温度的影响,一般较难分散,染着性、着色剂间的相溶性较差,且价格较高。
合成着色剂合成着色剂的原料主要是化工产品。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列入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等等。与天然色素相比,合成色素颜色更加鲜艳,不易褪色,且价格较低。
以给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的添加剂称着色剂,也称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使食品具有悦目的色泽,对增加食品的嗜好性及刺激食欲有重要意义。
着色剂按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着色剂和天然着色剂。按结构,人工合成着色剂又可分类偶氮类、氧蒽类和二苯甲烷类等;天然着色剂又可分为吡咯类、多烯类、酮类、醌类和多酚类等。按着色剂的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着色剂和水溶性着色剂。
天然着色剂食用天然着色剂主要是指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多为植物色素,包括微生物色素、动物色素及无机色素。
常用的天然着色剂有辣椒红、甜菜红、红曲红、胭脂虫红、高粱红、叶绿素铜钠、姜黄、栀子黄、胡萝卜素、藻蓝素、可可色素、焦糖色素等等。
天然着色剂色彩易受金属离子、水质、pH值、氧化、光照、温度的影响,一般较难分散,染着性、着色剂间的相溶性较差,且价格较高。
合成着色剂合成着色剂的原料主要是化工产品。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列入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等等。与天然色素相比,合成色素颜色更加鲜艳,不易褪色,且价格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