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配料表(面包中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时间:2024-05-24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食品添加剂 文档下载

面包改良剂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标准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一般会使用甜味剂,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食品增稠剂是能溶解于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化形成粘稠、滑腻或胶冻液的大分子物质,又称食品胶。l、2食品增调剂的基本化学组成单位对大多数增稠剂而言,它们的基本化学组成是单糖及其衍生物。如卡拉胶的半乳精单位上按有硫酸酯基因,从而使其与酪蛋白有良好的亲和作用。

面包中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除着色剂、甜味剂、改良剂以外,在面包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还包括以下几类物质,分别起到调节面团酸度、延缓面包氧化、增加面包蓬松度等作用,具体包括:
酸度调节剂:富马酸、富马酸一钠;
增稠剂:黄蜀葵胶、羧甲基淀粉钠、田菁胶、决明胶、可溶性大豆多糖、刺云实胶、葫芦巴胶、聚葡萄糖;
抗氧化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竹叶抗氧化物;
防腐剂:山梨酸;
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酸性磷酸铝钠、酒石酸氢钾(兼有稳定剂作用);
乳化剂: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琥珀酸单甘油酯(兼有消泡剂和稳定剂作用);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20、司盘40、司盘60、司盘65、司盘80;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兼有消泡剂作用);硬脂酰乳酸钠、硬脂酰乳酸钙(兼有稳定剂作用);聚甘油脂肪酸酯(兼有稳定剂、增稠剂、抗结剂作用);
稳定剂:硫酸钙(兼有凝固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作用)。
面包中常用的改良剂属于添加剂吗?
属于添加剂的一类,面包改良剂通常是指由乳化剂、还原剂、氧化剂、酶制剂、无机盐和填充剂等组成的一类复配食品添加剂,具有促进面包柔软、增加面包烘烤弹性、延缓面包老化等作用。常用的面包改良剂有单硬脂酸甘油酯、大豆磷脂、硬脂酰乳酸钙(钠)、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山梨糖醇酯、维生素C、麦芽糖alpha;-淀粉酶、脂酶、真菌脂肪酶等。
面包改良剂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标准GB2760 -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
如何辨别面包中是否加入了过量的改良剂?
口感过度松软、筋道的面包很可能是用了面包改良剂的效果,但是消费者很难从外观或口感上辨识是否使用了过量的改良剂。改良剂含量的多少需要由专业的机构根据改良剂的具体品种进行检测。
面包中除了白砂糖,其他助甜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一般会使用甜味剂,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面包中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生产中按需要适量添加的,主要包括: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异麦芽酮糖、N-[N-(3,3- 二甲基丁基 )] - L- alpha; - 天门冬氨- L -苯丙氨酸 1 -甲酯 ( 纽甜 )、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乳糖醇、D-甘露糖醇等,另一类是有限值要求的,主要包括: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俗称甜蜜素)(限量0.65g/kg)、三氯蔗糖(限量0.25g/kg)糖精钠(限量0.15g/kg)、安赛蜜(限量0.3g/kg)等。
面包配料表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复配乳化剂起什么作用?
面包中的复配乳化剂通常可以起到以下3种作用:
乳化作用。由于食品乳化剂的两性结构,加入食品体系后能吸附在油和水之间的界面上,以亲水基和亲油基把水和油互相连接起来,改变了界面的吸附力,降低了界面的张力,防止了油和水的相斥力,原料经搅拌混合可形成稳定的乳浊液,这样调成的面包面团组织均匀,制作出的面包口感细腻。
面团改良作用。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复配乳化剂可提高面团的韧性、强度和搅拌耐力,使各种原辅料混合均匀,形成均质的面团,从而提高发酵耐力和醒发耐力,并且可改善面团的持气性,保证面包的正常生产,防止制作的面包出现塌陷现象,提高了面包的质量。
抗老化作用。谷物制作的食品如面包放置几天后,会由软变硬,组织松散、粗糙,风味也随之消失,这就是老化现象。加入的复配乳化剂在面包调制阶段和烘焙阶段形成复合物,降低淀粉的吸水溶胀能力,提高糊化温度,使更多的水分向面筋转移,因而增加了面包的柔软度,延缓了面包的老化。
面包配料表上常见的丙酸钙、脱氢乙酸钠、海藻酸钠,对面包起到什么作用?
丙酸钙(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对霉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好氧芽孢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可以抑制黄曲霉素的产生,而对酵母菌无害,对人畜无害,无毒副作用。用于面包制作可使面包的pH值升高,延迟生面的发酵。
脱氢乙酸钠也是面包中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对酵母菌、霉菌有着较强的抑菌作用。
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多糖,其主要功能为凝固、增稠、乳化、悬浮、稳定和防止食品干燥。在面包生产中加入少量的海藻酸钠,可以防止面包老化和干燥,减少落屑,使面包吃起来有筋力,口感好。

方便面里必然有哪些食品添加剂

方便面内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碱性物质(碳酸钠、碳酸钾);
磷酸盐(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等),胶类物质(瓜尔豆胶、黄原胶、CMC等)。
这几类物质是方便面中必然有的添加剂,有其中的三种或者更多。另外在油炸方便面还会含有抗氧化剂(BHA、TBHQ等)。
方便面的主要成份是碳水化合物-淀粉以及少量的味精、食盐和其它调味品,并不完全具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纤维素等人体所必需的七种营养物质。

在哪能找到食品添加剂的详细配方?

食品增稠剂是能溶解于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化形成粘稠、滑腻或胶冻液的大分子物质,又称食品胶。它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用途的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l、食品增稠剂的分类 迄今世界上用于食品工业的食品增稠剂已有40余种,根据其来源,大致可分为四类:动物性增加稠剂;植物性增稠剂;微生物性增稠剂;酶处理生成胶。(详见表1)3sk1、1 食品增稠剂特性比较,食品增稠剂有着特定的流变学性质,抗酸性首推海藻酸丙二醇酯;增调性首选瓜尔豆胶;溶液假塑性、冷水中溶解度最强为黄原胶;乳化托附性以阿拉伯胶最佳;凝胶性琼脂强于其它胶但凝胶透明度尤以卡拉胶为甚;卡拉胶在乳类稳定性方面也优于其它胶。各类增稠剂的特性按顺序排列见表2。l、2 食品增调剂的基本化学组成单位对大多数增稠剂而言,它们的基本化学组成是单糖及其衍生物。常见的单糖包括葡萄糖、葡萄糖醛酸、甘露糖醛酸、鼠李糖、毗甘前半乳糖,古洛糖醛酸、半乳精、半乳精醛酸等。 表2 食品增稠剂特性顺序排列特性 由强至弱排列次序 抗酸性海藻酸丙二醇脂、耐酸:、果胶、黄原胶、海藻酸盐、卡拉胶、 琼脂、淀粉 增稠性瓜尔豆胶、黄原胶、槐豆胶、魔芋胶、果胶、海藻酸盐、卡拉胶、CMC、琼脂、明胶、阿拉伯胶 溶液假塑性黄原胶、槐豆胶、卡拉胶、瓜尔豆胶、海藻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 吸水性瓜尔胶、黄原胶 凝胶性琼脂、海藻酸盐、明胶、卡拉胶、果胶 凝胶透明度卡拉胶、明胶、海藻酸盐凝胶热可逆性卡拉胶、琼脂、明胶、低酯果胶 冷水中溶解度黄原胶、拉卡伯胶、瓜尔豆胶、海藻酸盐 快速凝胶性琼脂、果胶 乳化托附性阿拉伯胶、黄原胶口味果胶、明胶、卡拉胶乳类稳定性卡拉胶、黄原胶、槐豆胶、阿拉伯胶 有些食品增稠剂的化学组成中含有非糖部分,这些非糖部分赋予这些增稠剂特殊的功能性质。如卡拉胶的半乳精单位上按有硫酸酯基因,从而使其与酪蛋白有良好的亲和作用。为此,卡拉胶是一种良好的乳蛋白分子胶体保护剂。阿拉伯胶中含有2%的蛋白质组分,由于蛋白质的亲水及疏水性能及其高浓度情况下低粘度的特性,阿拉伯胶是唯一可以被用作乳化剂的增稠剂,是柑桔类乳化香精极好的乳化增稠剂。表1 食品增稠剂分类 植物性增稠剂种子类胶反尔豆胶、槐豆胶、罗望子胶、他拉胶、决明子胶、沙蒿子胶、亚麻子胶、田菁胶、三刺胶、车前子胶、种葵胶B;树脂类胶阿拉伯胶、黄耆胶、印度树胶、刺梧桐胶、桃胶植物提取胶果胶、魔芋胶、黄蜀葵胶、印度芦荟提取胶、阿拉伯半乳聚糖、微晶纤维素、微纤维化纤维素、秋葵根胶海藻类胶卡拉胶、海藻酸、琼脂、红藻胶、琼芝属海藻制品、囊藻胶动物性增稠剂明胶、干酷素、甲壳素、壳聚糖, 微生物性增稠剂黄原胶、结冷胶、气单孢菌属胶、茁霉多糖、固氮菌胶、豆豉菌胶、凝结多糖、半知菌胶、菌核胶酶处理性成生胶酶处理淀粉=葡萄糖胺、低聚葡萄糖胺、酶水解瓜尔豆胶

卤味食品添加剂配方

北方霞光多用烧、腊、酱、卤肉料,老卤汤料的应用:产品状态:颗粒状 可用行业:肉食、餐饮、调味料
配料表:花椒、八角、白芷、桂皮、胡椒、辣椒、良姜、山奈、天然等同香辛料
简介:多用酱、卤肉料是由数十种纯天然食用香辛料、 精心配制而成,辛香浓郁、风味独特。用于各种肉制品,不但可以去除肉类异味,提升制品的风味, 而且肥而不腻、口齿留香、飘香四溢。
广泛用于各种酱、卤、炖、煮熟食、肉制品、复合调味料等。 用于酱卤汤1%量添加,
可用范围: 禽类 卤鹅头、凤爪、鹅掌、 盐水鸭肫 、 炸鸡腌渍料、 烤鸡、烤鸭腌渍料 、香辣(久久)鸭、鸡脖、 酱卤鸡、鸭、翅、鸡腿等,,酱卤猪肉类、 酱肘子、 猪手、 熏肉 、猪头肉、 猪耳朵、 猪肚、 酱牛肉、 五香牛肉、烤肉、 烤全羊、 炖羊蝎子、 酱、卤野味等。 酱卤汤用量:0.5-1.5% ,二次补味减半或三分之一。
其它:建议用量:
各种肉类酱、卤、炖、煮牛肉类,添加量占水量(总汤量)0.8% 即可 ,(如酱牛肉、五香牛肉、烧炖牛腩等),酱、卤猪肉类1%汤量如:酱(卤)猪蹄、东坡肘子。 酱、卤羊肉类0.8% ,酱、卤野味类腥气味大要加到1.5%汤量,如卤烧大雁、酱狗肉、狗肉火锅等。带汤炖肉的话(可以喝的汤)按汤加肉总量的0.2—0.3% 即可,如:清炖排骨、清炖鸡等。炸鸡、烤肉、烤鸭类用量:0.2—0.3%总肉量,腌制时加入。 麻辣或香辣火锅料里的用量:5—10%总料量,炒料后期加入。 麻辣烫汤里的用量:1%左右总汤量,每次补料时一起补入。 其它复合调味料(腌渍料)里的用量:4—6%总料量,粉碎后加入混匀,如:香辣腌渍料、麻辣腌渍料、五香腌渍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