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旨在使食品更安全、提高质量并延长保质期。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长期食用山梨酸和山梨酸钾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的骨骼生长、肾脏、肝脏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绐终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也直接
食品添加剂中有什么危害
食品添加剂中有什么危害
食品添加剂中有什么危害。食品添加剂旨在使食品更安全、提高质量并延长保质期。我们吃的泡菜里有着色剂,果冻里有防腐剂,以下分享食品添加剂中有什么危害,快来一起看看吧。
食品添加剂中有什么危害1
最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就防腐剂、抗氧化剂、膨松剂、甜味剂、着色剂等几类。
防腐剂: 很多人认为食品中的防腐剂会威胁人体健康。可一些食品如果不用防腐剂的话,可能引起致病菌大量滋生,更威胁到健康。防腐剂常用于饮料、酱油、酱菜、糕点等食品中,按目前的资料显示,可以认为对人体无害。
抗氧化剂 :多添加于植物油类(如花生油、菜籽油)及含有油脂的食品(如饼干、糕点)。如果不适当添加,此类食品中油脂容易酸败产生一种哈喇味,不但使油的品质下降,营养价值也会相应降低,特别是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的有效性会被破坏。常用的有BHA、BHT、TBHQ和维生素E等几种。其中天然维生素E是从食物中提取的,成本相对较高,一般在品质相对好点的产品中使用。
着色剂: 即食用色素,能改善食品观感,但既没有营养价值、又无防腐作用,有人认为它纯粹只是为了好看,有一定道理。
甜味剂: 按来源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类,天然的有木糖醇、山梨糖醇等各种糖醇类(口香糖中常见),以及非糖类的甜菊糖甙、甘草、罗汉果素、索马甜等;人工合成的最常见是糖精、阿斯巴甜等,另外还有蔗糖的衍生物三氯蔗糖、新糖等。甜味剂在饮料、糖果、酱类及各种小食品中广泛使用。
膨松剂 :膨松剂(疏松剂)是一些不经过发酵就能让面团产生气体、变膨大松软的物质,主要用于蛋糕、饼干、面点、馒头、起酥面包、油条、膨化食品等的加工中。
这些物质对健康有害
提醒:
苏丹红: 其实苏丹红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中苏丹红一号型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
三聚 氰胺 :俗称密胺、蛋白精,被用作化工原料。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食品添加剂中有什么危害2
食品添加剂危害有哪些
为了避免化学添加物对健康造成的影响,消费者刻意选购一些产品以代替高度加工的食品,不幸的是,许多看似健康的选择通常也含有快餐等食品中同样有的添加物及味精。这些化学物质添加在食物中是为了以减少生产成本、延长保存期限来增加食品业者的利润,并让食品看起来更吸引人,以促进销售。
如果想要避免这些食品添加物,不论你对于产品的印象如何,都一定要详读产品上的成分标示。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危害有哪些?食品添加剂会引起致癌问题,而且还会导致、急、慢性中毒,所以想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一定要在生活方面多加注意,以下即是一些你没有想到会含有化学添加物的食品:
具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苹果酱
苹果酱可以只由苹果制成,但市面上的产品通常都还含有其它成分,许多产品含有化学调味料及高果糖浆。安全起见,可选购无糖的产品,并且确定成分标示上只含有苹果。
具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牛油
制作牛油只需奶油或发酵奶油,一些产品可能还含有盐,但是你会很讶异的看到天然香料、柠檬酸及红木等添加物也标列在许多产品中。天然香料经常添加于无盐的产品当中,以增添风味;红木有时则会添加在使用劣质奶油制成的牛油当中,以增加色泽。务必详读标示,并且谨慎选择有机的产品。
具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花生
花生听起来应该是很健康的点心,但是不论产品在包装上宣称多么健康且不含味精,在背面标示的成分可能都相当惊人。许多品牌都含有不只一点点的添加物,包括味精及高果糖糖浆。
具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酸奶
制做酸奶所需的成分只有发酵奶油,但一些市售酸奶的成分标示首先出现的却是牛奶。由于奶油比牛奶浓稠,因此这些产品通常必须添加鹿角菜胶 、改造食物淀粉及关华豆胶等添加物来增加浓稠度;因为同样原因,低脂及无脂酸奶也普遍使用添加物。
具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糖浆
以吃松饼糖浆来展开一天显然不是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但当你知道下列事实可能会更惊讶 —市售的糖浆实际上大多不含枫糖,反而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浆混合人工香料、色素及六偏磷酸钠等添加物。购买糖浆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成分标示,确定产品中只有纯枫糖浆;尽管纯枫糖浆价格会比玉米糖浆制成的仿冒品昂贵,但因为制造 1加仑的纯正枫糖需要 40 至60 加仑的树液,价差是可以理解的。
食品添加剂中有什么危害3
食品添加剂很常见,品类多样,危害是什么?
一、甜味剂
甜味剂是果蔬加工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基本辅料,饮料、酱菜、糕点、饼干、面包、雪糕、蜜饯、糖果、调味料、肉类罐头等几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都会加用不同种类的甜味剂。常用的有: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等。消费者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食品或饮料,会对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二 、着色剂(染色剂)
着色剂能补充在制作和储藏过程中丢失的色素,确保成品的颜色统一。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染色剂(着色剂)分为天然食用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类。其中,天然色素虽然安全性高,但价格贵,加工及使用中性质不稳定,易变色,带有异味,因而目前使用还受到一定限制。合成色素中,允许使用的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焦糖色素等人工合成色素。主要用于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类、糕点上的彩装、糖果、山楂制品、腌制小菜、冰淇淋、果冻、巧克力、奶油、速溶咖啡等各类食品等。人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日落黄等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并会对肝脏产生一定影响。
三 、防腐剂
防腐剂指用以防止微生物活动的化学物质,能够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常用的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等。多用于碳酸饮料、果酱、蜜饯、酱菜、酱油、食醋、果汁饮料等食品。长期食用山梨酸和山梨酸钾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的骨骼生长、肾脏、肝脏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四 、酸味剂
酸味剂是果蔬加工中用量仅次于甜味剂的一种重要辅料。酸味剂具有增进食品质量的功能,常用的有:柠檬酸、酒石酸、乳酸、苹果酸。普遍用于各类食品中,例如:相当一部分糖果与巧克力制品,尤其是水果型的制品。
食品添加剂只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量添加,就不会对人体有危害,但也不会对健康有好处,尤其是对孩子来说,添加了大量食品添加剂的零食极易摧残孩子的味觉,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所以说家长朋友不要总是给孩子吃零食,喝一些饮料之类的。
食品添加剂中有什么危害4
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有哪些?
1、食品添加剂中含有很多的酸性物质,这一类的物质难以吸收并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会给主要的代谢器官例如肾脏、肝脏、胆囊带来危害。
2、食品添加剂还会影响人类在日常饮食中营养的摄取、钙质、维生素、微量元素都无法利用吸收。
3、食品添加剂中的颗粒物质难以消化,如果应用过多容易影响到胃肠功能的情况导致出现有腹泻呕吐等情况的发生,也会有害于骨骼的情况不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4、食物添加剂与肉、鱼等食品中的胺类发生反应,形成亚硝基化合物,这类物质对身体很不好。
5、食品添加剂所用的原料不干净而引起一些污染,导致食品发生了变化,产生有毒物质,然后引发食物中毒。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有哪些?
食品安全问题绐终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指导消费,让消费者了解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食品中含有人工合成甜味剂(糖清钠,甜蜜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正确选择和食用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市场上购买了果冻,八宝粥,饮料,蜜饯,糖果,口香糖,无糖食品,酱莱等8大类,103个样品,委托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依照国家标准对样本进行测试,具体检测项目为糖精钠,甜蜜素等两种人工合成甜味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两种防腐剂,以及食品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继200,2001年之后第三次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广泛测试.本次测试结果显示,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这四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103种样本,有87个含有甜味剂或防腐剂.但样本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情况较好.只有4个样本的细菌总数超标,其他样本没有发现存在微生物方面的问题.
本次测试发现,样本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甜味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依然严重
我国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在标准中没有提及的食品种类,表示国家尚未批准在该类食品中使用某种添加剂.通过对此次测试结果的分析,几类食品样本中近50%的样本存在甜味剂和防腐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情况.果脯蜜饯类20个样本中有17个样本存在超限量使用甜味剂现象,其中有14个样本糖精钠使用超标,占果脯蜜饯样本的70%;9个酱莱样本中有4个样本的甜味剂超标;44个饮料类样本中有7个样本甜味剂超标,均为甜蜜素超限量使用;果冻,糖果,口香糖和八宝粥样本中未发现超量使用的问题,但八宝粥中存在甜味剂超范围使用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蜜饯类食品中,有70%的样本糖精钠测试结果高于国家规定的使用限量,糖精钠最高含量超出允许限量12倍之多.有40%的蜜饯样本甜蜜素测试结果高于国家规定使用限量,检测出的最高含量是国家允许添加量的6.5倍.
酱莱类食品有1/3的样本糖精钠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限量值.有1个样本的甜蜜素含量高达1581.14MG/KG,是国家使用限量值的2.5倍.酱莱中还有2个样本的苯甲酸钠含量高于限量值,其中1个样本的苯甲酸钠量达到2686.99MG/KG,超出国家允许限量4倍多.
在国家标准中八宝粥没有被允许使用糖精钠这一甜味剂.但测试的7个八宝粥样本中,都检测含有少量的糖精钠成分.
2>使用甜味剂或防腐剂没有明确标注或标注错误
国家标准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中规定:食品添加剂应使用GB2760规定的产品名称和种类名称,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明具体名称.本次检测出含有甜味剂或防腐剂的样本,发现部分样本没有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作出明确标注,同时还发现有些产品作了错误标注,如检测出含有苯甲酸钠,但标签标注却是山梨酸钾.标签标注问题较多的样本集中在蜜饯类和酱莱类食品.全部103个样本中,使用了防腐剂或甜味剂而没有标注或标注错误的共计67样次.
20个蜜饯样本中均检出含有糖精钠,有19个样本没有标注,只有1个样本进行了标注.11个样本没有标注含有的防腐剂苯甲酸钠,另有3个样本标注的防腐剂与实际检测完全不符,检测含有"苯甲酸钠",标签却标注为"山梨酸钾".
9个酱莱样本都没有标注出所含有的糖精钠,2个样本没有标注含有的甜蜜精,7个样本没有标注防腐剂或者防腐剂标注不全,如含有两种防腐剂只标注出一种.
44个饮料类样本中,有20.5%的样本没有明确标出其含有的甜味剂或防腐剂.
3>无糖食品中同样含有甜味剂
本次测试的样本中有14个是无糖食品.无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和淀粉糖.但必须含有糖醇等一类食糖替代品,我国提倡使用对健康有益的糖醇和低聚糖等食糖替代品,但无糖食品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循,各生产企业均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生产.测试结果发现有5个产品中存在糖精钠,2个样本含有甜蜜素,3个样本同时含有糖精钠和甜蜜素,糖精钠含量最高达4019.61MG/KG,同时甜蜜素的含量为3882.78MG/KG.鉴于无糖食品的受用者一般为糖尿病者等特殊人群,那么,产品的宣传说明对消费者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但有的产品包装上对无糖食品的宣传和介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宣传其具有降糖疗效.《广告法》规定:"食品,洒类,化妆品广告内容必须符合卫生许可的事项,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和食用无糖食品时,不但要仔细阅读配料表,了解该产品添加何种甜味剂作为糖类替代品,还要认识到无糖食品只是一种食品,绝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更不能相信无糖食品有关降糖功效等医疗用语的宣传.
4>有些食品儿童不宜吃
果冻,饮料,蜜饯,糖果等都是儿童非常喜爱的食品,这次测试样本中果冻的质量普遍较好,其次是饮料样本中的果汁饮料和乳酸菌饮料,但蜜饯类食品样本中普遍存在问题,添加剂使用过量,该标注的添加剂没有标注等,儿童不宜食用这类食品.
食品中过量的添加剂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肝脏的解毒能力较弱,极容易对食品中的添加剂产生过敏反应.目前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儿童食品的安全问题相当关注,都在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来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所属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日许量(ADI值).ADI值的定义为:依据人体体重,终身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它是国内外评价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首要和最终依据.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这四种食品添加剂的ADI值分别为5MG/KG,11MG/KG,5MG/KG,25MG/KG(单位MG/KG为每天每公斤体重允许摄入的毫克数).这一数值对于生产加工安全放心的儿童食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糖精钠在食品中使用依然普遍
糖精钠属于非营养型人工合成甜味剂,其稀溶液的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后味微苦,与蔗糖相同甜度的重量所产生的热量不能蔗糖产生热量的2%,在食品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因为20世纪70年代有人发现糖精钠含量达到5%~7.5%时,用来喂养的动物的膀胱癌发病率与糖精钠的摄入量明显相关,所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曾提出禁止使用糖精钠.但也有学者认为上述实验与实际饮食中的摄入量有极大的差异,而且流行病学研究并未发现糖精钠的使用与膀胱癌的关联.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了糖精钠的使用限量,同时对其使用范围加以限制.我国有关部门也曾为关于糖精钠等高倍甜味剂的生产使用下发通知,要求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规定范围内限量使用.
本次测试的103个样本中,有57个样本含有糖精钠,占受检样本量的55.3%,其中19个样本的糖精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其余38个样本中的糖精钠国家尚未批准使用.
通过本次对一百余种食品中甜味剂和防腐剂的测试,我们发现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因此,特向广大消费者提示:
1.蜜饯类食品大量使用甜味剂,普遍使用防腐剂,而且多数没有在标签中明确标注所使用的添加剂,问题较多,质量不稳定.消费者应适量,适度食用蜜饯食品,尤其是话梅,陈皮类蜜饯,其甜味剂含量较高.特别是儿童,孕妇等人群不宜食用蜜饯类食品.
2.在我国,果汁(味)饮料国家规定其防腐剂的限量高于含气的碳酸饮料,这样可能会导致果汁(味)饮料中防腐剂的含量比碳酸饮料要高,儿童饮用果汁(味)饮料要适量.
3.对于无糖食品等特殊食品,消费者购买时要仔细查看其标签中的内容,尤其是配料表,不要相信其宣传的疗效功能,因为食品不是药品,这种宣传本身就是违法宣传.
4.建议家长给孩子购买零食时应谨慎选择,现市场上销售的儿童食品中,大部分含有食品添加剂,有些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超范围,超限量,这样的食品儿童经常食用对健康非常不利.有些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也是造成肥胖儿的原因之一.
5.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应选择品牌信誉度较高的产品,并尽量到正规超市,商场购买,以保证所选食品的安全性,保证自身健康.
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限量经及如何标注等都在相关标准中作出了规定,但从企业得到的反馈情况看,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限量理解比较透彻,而对于标签标注问题,认为只要不超过限量值,标注与否并不重要.还有些企业对标签标准理解不透彻,认为只要不是企业作为配料主动添加的添加剂,可不标注.因此,中消协呼吁企业按标准逐步规范产品的标签标注,诚信生产经营,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呼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大国家标准的宣贯力度,加强监督和检查,更好的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推动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防腐剂对人体有危害吗?”在经历了苏丹红、孔雀绿等种种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事件之后,人们对食品添加剂有了强烈的戒备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防腐剂也成为人们的防备重点。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内部分超市,采访了相关专家。
不含防腐剂成为健康卖点
“我只挑选商品上注明有‘本产品绝不含任何防腐剂’字样的食品购买,因为防腐剂是化学合成品,对人体肯定有害。”在好又多超市内,正在挑选食品的李女士说,“据一些媒体报道,防腐剂多数有致癌成分,多吃肯定无益。”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食品的质量要求也高了,都想尽量吃绿色天然健康的东西。但现在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含有各种添加剂,香精、色素、防腐剂,这些东西都让人感到不放心,所以,如果食品不含防腐剂,应该会更受欢迎。”家住高新区的张先生说,“我周围的人都热衷于不含防腐剂的产品,认为现在人们患的各种疾病都与饮食中的食品添加剂有关系,所以不含防腐剂的产品更好。”
在市内几大超市中,记者也看到了很多产品都将不含防腐剂作为宣传重点。市民在购买时,除了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外,还应认真地看看是不是含有防腐剂。
防腐剂是保存产品的需要
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仅要求吃饱吃好,更要吃出健康。可以说,健康已成了全社会备受关注的话题。针对食品防腐剂的安全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据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监测所所长刘友全介绍,防腐剂是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目前国内允许在一定量内使用的防腐剂有29种,以动植物为原料提取的天然防腐剂为主,使用较多的是山梨酸和苯甲酸类,这些食品防腐剂多数会由人体正常消化,合理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我们购买的饮料,保质期都是12个月甚至18个月,能让食品在这么长时间内不变质,除了产品的密闭包装外,最关键的就是使用一定量的防腐剂,也就是说,如果食品真的不含防腐剂,那么它的保质期就会变短。”刘所长说。
据了解,每一种防腐剂都有明确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的要求。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防腐剂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保证。
适量防腐剂无害人体
“虽然在国家规定量的范围内使用防腐剂是安全的,但是由于食品市场不很规范,总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追逐利润而过量使用防腐剂,这是造成人们对防腐剂有戒备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刘所长解释道。同时,他提醒消费者,要正确认识、理性看待食品中的防腐剂,掌握有关食品防腐剂的常识,以便在购买食品时能明明白白选购。儿童、孕妇等属于特殊人群,在食品的摄取方面应该重点予以保护,建议不要食用那些过多使用防腐剂的食品,以保障身体健康。在选购食品、饮料时,尽可能购买有信誉、质量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使用防腐剂时更慎重、稳妥,标注也往往更真实。而对于不熟悉的品牌,在产品说明或广告中宣称“本品绝对不含任何防腐剂”,不要轻易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