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某些抗氧化剂易于氧化,优先与氧气反应,从而保护食品。食品添加剂并非都有害,问题多源于不当或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剂是不同的概念,因此“食品添加剂成为食品安全最大威胁”的说法不准确。中国和大多数国家对食品添加剂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已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没问题。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有哪些
我国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含有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和香料等。1.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较为复杂,可能涉及多种途径。例如,某些抗氧化剂易于氧化,优先与氧气反应,从而保护食品。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和BHA(丁基羟基茴香醚)。
2. 漂白剂
漂白剂能够产生二氧化硫(SO2),而二氧化硫与水结合形成亚硫酸(H2SO3)。除了具有漂白效果外,亚硫酸还能消耗果蔬中的氧气,抑制氧化酶活性,防止维生素C的氧化破坏。
3. 着色剂
着色剂,也称色素,用于增强食品的色泽和感官品质。根据性质和来源,着色剂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
4. 护色剂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用于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改善和保护食品色泽。除了直接使用色素着色外,有时还需添加护色剂以保持良好色泽。
5. 酶制剂
酶制剂是指从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酶类物质。它们主要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升食品质量。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分为几大类型
1.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我国将其分为22类,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酸味剂、凝固剂、疏松剂、增稠剂、消泡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抗结剂、增味剂、酶制剂、被膜剂、发泡剂、保鲜剂、香料和营养强化剂等。2. 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分类:可以归纳为改善品质的色素、香料、漂白剂、增味剂、甜味剂、疏松剂等;防止腐败变质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便于加工的稳定剂、乳化剂、消泡剂等;以及增加营养价值的营养强化剂,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3.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则:应经过规定的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的评价,证明在规定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不影响食品感官性质和原味,不破坏营养成分;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有害杂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不得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不得用于掩盖食品缺陷或作为伪造手段;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入食品添加剂,除非经卫生部允许。
4.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事实上,除了真正的天然野生食物,大多数经过人类加工的食品中都含有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并非都有害,问题多源于不当或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剂是不同的概念,因此“食品添加剂成为食品安全最大威胁”的说法不准确。中国和大多数国家对食品添加剂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已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没问题。非法添加物如“苏丹红一号事件”、“吊白块事件”与“瘦肉精事件”等,都是由国家严禁使用的非法添加物引起的,与正常食品添加剂无关。
5. 过量添加的危害:以过氧化苯甲酰为例,过量使用会破坏面粉中的营养成分,产生苯甲酸,长期过量食用会损害肝脏功能。按照标准规定,过氧化苯甲酰的最大使用量是0.06g/kg。
6. 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纯天然”一词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广受欢迎,很多人误认为化学合成的物质会影响健康。实际上,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食品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酱油、味精、食盐等都是食品添加剂的范畴。
7. 选择食品时的注意事项:应选择优质、信誉较好的生产厂家的产品,这些产品能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规定。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避免食用防腐剂、添加剂较多的食品,以免积蓄作用带来不良反应。
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有着色剂,增稠剂,防腐剂,甜味剂,香味剂,调味剂等等。我们常食用的食品中有哪些添加剂?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中有1960多种添加剂,共有22类。
分别是(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