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某些抗氧化剂易于氧化,优先与氧气反应,从而保护食品。除此之外还有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75种。食品用酶制剂有54种。食品添加剂有哪些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几种
我国政府为了加强对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于1999年7月26日公布了《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告第105号)。该目录收录了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共12大类173种,包括:1. 饲料级氨基酸(7种)
2. 饲料级维生素(26种)
3. 饲料级矿物质和微量元素(43种)
4. 饲料级酶制剂(12种)
5. 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12种)
6. 饲料级非蛋白氮(9种)
7. 抗氧剂(4种)
8. 防腐剂和电解质平衡剂(25种)
9. 着色剂(6种)
10. 调味剂和香料(6种)
11. 黏结剂、抗结块剂和稳定剂(13种)
12. 其他(10种)
以上分类和品种展示了我国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的详细目录。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有哪些
我国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含有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和香料等。1.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较为复杂,可能涉及多种途径。例如,某些抗氧化剂易于氧化,优先与氧气反应,从而保护食品。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和BHA(丁基羟基茴香醚)。
2. 漂白剂
漂白剂能够产生二氧化硫(SO2),而二氧化硫与水结合形成亚硫酸(H2SO3)。除了具有漂白效果外,亚硫酸还能消耗果蔬中的氧气,抑制氧化酶活性,防止维生素C的氧化破坏。
3. 着色剂
着色剂,也称色素,用于增强食品的色泽和感官品质。根据性质和来源,着色剂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
4. 护色剂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用于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改善和保护食品色泽。除了直接使用色素着色外,有时还需添加护色剂以保持良好色泽。
5. 酶制剂
酶制剂是指从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酶类物质。它们主要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升食品质量。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