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的作用与功效(防腐剂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时间:2024-12-2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食品添加剂 文档下载

防腐剂的作用与功效(防腐剂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天然防腐剂有哪些

天然防腐剂是指来源于自然物质的具有抗菌和防腐作用的物质。常见的天然防腐剂包括:

1. 食醋:具有抑制细菌和霉菌生长的作用,常用于食品的腌制和保存。
2. 盐:具有抗菌作用,可以用于食品的腌制和干燥保存。
3. 红葡萄籽提取物: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菌作用。
4. 茶树精油: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的功效,常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
5. 天然香薰精油:如薰衣草精油、迷迭香精油等,具有抗菌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常用于香皂、洗发水等产品中。
6. 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食品和化妆品的氧化变质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天然防腐剂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食品和产品,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来选择和使用。

防腐剂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人民网北京9月12日电 (韩雅菘)9日,由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主办的“方便食品安全与营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希望能引导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认识误区,肃清不实谣言。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主任钟凯发表了题为“被冤枉的食品防腐剂”的演讲。他表示,没有所谓的垃圾食品,只有不健康的膳食搭配。食物自身没有好坏之分,用于医学的防腐剂与食品防腐剂没有太大联系。他强调:“‘食物防腐剂有害’是一种误解,食品防腐剂作用是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保护食物营养以及感官品质。”

图为方便食品安全与营养媒体沟通会现场
据了解,“吃完一碗方便面后32小时都不会消化”是近几年来传播最为广泛的食品谣言之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表示,所谓的“32小时传说”只是美国科学家早年间为研究加工食品的消化过程而做的实验,因此,这种说法并无严谨的科学依据。她还强调:“方便面是工业化食品的代表之一,所用的添加剂均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方便面是中国食品工业中安全水平令人放心的品类,2015到2016年上半年抽查中,其合格率均在99%以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对于方便食品谣言仍流传不绝的情况,孟素荷表示,食品工业是民生工业,同时也是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果的主战场,我们应该运用社会共治这个概念,联合政府、企业、科技界、消费者、媒体共同对抗。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表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产业,科普宣传的缺失,不科学的解读,使得食品添加剂为非法添加物背了“黑锅”。

防腐剂为什么能防腐?

防腐剂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3种:
1、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
2、使微生物的蛋白质疑固和变性,干扰其生存和繁殖;
3、改变细胞浆膜的渗透性,使其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逸出导致其失活。
目前食品防腐剂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合成和天然防腐剂;常用的合成防腐剂以山梨酸及其盐、苯甲酸及其盐和尼泊金酯类等为代表,它门的特性特点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1、山梨酸类有山梨酸、山梨酸钾和山梨酸钙三类品种。山梨酸不溶于水外,使用时须先将其溶于乙醇或硫酸氢钾中,使用时不方便且有刺激性,故一般不常用;山梨酸钙FAO/WHO规定其使用范围小,所以也不常使用;山梨酸钾则没有它们的缺点,易溶于水、使用范围广,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饮料、果脯、罐头等食品看到它的身影;在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山梨酸钾:它为不饱和六碳酸;一般市场上出售的山梨酸钾呈白色或浅黄色颗粒,含量在98%--102%;无臭味、或微有臭味,易吸潮、易氧化而变褐色,对光、热稳定,相对密度1.363,熔点在270℃分解,其1%溶液的PH:7—8。山梨酸钾为酸性防腐剂,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体内的脱氢酶系统,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起防腐作用,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效果随PH的升高而减弱,PH达到3时抑菌达到顶峰,PH达到6时仍有抑菌能力,但最底浓度(MIC)不能底于0.2%,实验证明PH:3.2比PH2.4的山梨酸钾溶液浸渍,未经杀菌处理的食品的保存期短2—4倍。
山梨酸、山梨酸钾和山梨酸钙它们三种的作用机理相同,毒性比苯甲酸类和尼泊金酯要小,日允许量为25mg/Kg ,苯甲酸5倍,尼泊金酯的2.5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食品防腐剂;在我国可用于酱油、醋、面酱类、果酱类、酱菜类、罐头类和一些酒类等等食品。
2、苯甲酸类有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二类;苯甲酸又称为安息香酸,故苯甲酸钠又称安息香酸钠。苯甲酸在常温下难溶于水,在空气(特别是热空气)中微挥发,有吸湿性,大约常温下0.34g/100ml;但溶于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和非挥发性油。而苯甲酸钠在都使用苯甲酸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性状和防腐性能都差不多。我简单介绍一下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
苯甲酸类在我国可以使用在面酱类、果酱类、酱菜类、罐头类和一些酒类等食品中,现在国家明确规定苯甲酸类不能使用在果冻类食品中;苯甲酸类毒性较大,国家限制了苯甲酸及其盐的使用范围,许多国家已用山梨酸钾取代。
3、尼泊金酯类(即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有对羟基苯甲酸甲脂、对羟基苯甲酸乙脂、对羟基苯甲酸丙脂、对羟基苯甲酸丁脂等;其中对羟基苯甲酸丁脂防腐作用最好,我国主要使用对羟基苯甲酸乙脂和丙脂,在日本使用最多的是对羟基苯甲酸丁脂。尼泊金酯类最大的特点是系列产品多,抑菌谱广;防腐机理是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并能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和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尼泊金酯的抗菌活性成分主要是分子态起作用,由于起分子内的羟基已被脂化,不在电离,而对位的酚基的电离常数很小,在溶液PH为8时,仍有60%以上呈分子状态存在,因此尼泊金酯类的抑菌作用在PH4—8较宽的范围内均有良好的效果 `
由于尼泊金酯类都难溶于水,所以通常是它们先溶于氢氧化钠、乙酸、乙醇中,然后使用。为更好发挥防腐作用,最好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该脂类混合使用。对羟基苯甲酸乙脂一般用于酱油和醋中,而对羟基苯甲酸丙脂一般使用在一些水果饮料和果蔬保鲜。使用时可以添加、浸渍、涂布、喷雾使用,将其涂于表面或使其吸附在内部。有无芽孢子和孢子等情况对防腐剂的防腐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使用等量的防腐剂条件下,食品污染越严重,原始菌数越多,防腐效果越差。相关资料显示从微生物的增殖过程来看,开始是缓慢的诱导期,过了诱导期,就急聚进入对数期,增殖非常旺盛。由于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用量世界各国都有限制,它通常只是抑制微生物,延长微生物增殖过程中的诱导期。如果食品已严重微生物污染,再使用防腐剂也无济于事的。比如山梨酸在食品被微生物严重污染时,山梨酸便成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不仅不能抑制微生物繁殖,反而会加速食品腐败。因此,在使用食品防腐剂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降低食品中的原始菌数,也可配杀菌或包装等其他手段,尽可能减少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可能与程度,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