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剂怎么使用和配比(国家对食品防腐剂添加规定的比例是多少?)
动物标本防腐剂硼酸防腐粉的配比问题
配比可以稍有调整,给你一个调整配方:硼酸粉(130份)+明矾粉(7份)+樟脑粉(60份)+甘油(少许)。毒性小,操作安全。适合工艺,标本制作,家庭摆设,特别适合学生标本制作使用。传统配方经过了实验和时间验证,一般没有修改的必要。但为了特殊目的还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修改的,你是准备降低成本、降低毒性、改善性状等等,强化某一功能的时候,往往其它功能就要有所妥协。明白了各种成分的作用和作用原理,就知道如何调整了,当然最终还要根据实验结果验证。
明矾:有强烈凝固蛋白的作用,与蛋白质相遇是其使成难溶性的化合物而沉淀。具有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阴性、阳性球菌和杆菌都有抑制作用,对常见化脓菌有较强抑菌作用。
硼酸:能与细菌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而能够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
樟脑:具有挥发扩散性,一般使用来驱虫、除臭。
希望有所帮助,希望满意答案。
肉类食品防腐剂怎么添加?
本文以在国内肉制品生产中具有代表性的熏煮香肠类产品为实验对象,选择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允许在肉制品使用的几种防腐剂,根据其不同的抑茵机理,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的肉制品防腐剂配比组合。试验结果显示:将山梨酸钾、双乙酸钠、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这四种防腐剂按照0.1%、0.3%、0.003%、0.01%的比例复配用于熏煮香肠类产品的防腐保鲜,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防腐剂如何使用
如何正确使用食品防腐剂?问:使用食品防腐剂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使用食品防腐剂才能达到最佳效? 食品论坛!O$Rp!v#@q
答:食品防腐方法很多,其中,由于添加食品防腐剂的方法投资少、见效快,不需要特殊仪器和设备,不改变食品的形态品质而被广泛采用。
添加食品防腐剂,首先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规定的使用剂量和范围来使用,以对人体无毒无害为前提。为使食品防腐剂达到最佳使用效果,必须注意影响防腐效果的各种因素:(1)pH值与水的活度在水中,酸型防腐剂处于电离平衡状态,除H+离子外,主要靠未电离的酸发挥防腐作用,这类防腐剂在pH值低时使用效果好。 水的活度高则有利于细菌和霉菌的生长。细菌生存的水的活度在..9以上,霉菌在0.7以上。降低水的活度有利于防腐效果的发挥。在水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其他可溶性物质,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降低水的活度,起到增效作用。
(2)溶解与分散对水果、薯类、冷藏食品,腐败一般从表面开始,只需将防腐剂均匀地分散于食品表面;而对于饮料就需将防腐剂配成溶液后均匀地分散在饮料中。
(3)防腐剂的配合使用没有
一种防腐剂能够抑制一切腐败性微生物,所以应将不同作用范围的防腐剂配合使用。防腐剂配合使用,可以有增效或协同效应;增加或相加效应;对抗或拮抗效应。一般采用同类型防腐剂配合使用,如,酸性防腐剂与其盐,同种酸的几种酯配合使用等。
(4)防腐剂的使用时间同种防腐剂因加入场合和时间不同,效果可能不同。首先要保证食品本身处于良好的卫生条件下,并将防腐剂的加入时间放在细菌的诱导期。如果细菌的增殖进入了对数期,防腐剂就丧失了原有作用。 防腐剂应尽早加入,加入得早,效果好,用量也少。食品染菌情况越严重,则防腐剂效果越差,如果食品已经变质,任何防腐剂也不可逆转。
(5)食品的原料和成分的影响防腐剂的作用受食品的原料和成分的影响,如食品中的香味剂、调味剂、乳化剂等具有抗菌作用,食盐、糖类、乙醇可以降低水的活度,有助于防腐,食盐还可干扰微生物中酶的活性,但会改变防腐剂的分配系数,使其分布不均。
食品中的某些成分与防腐剂起化学反应,会使防腐剂部分或全部失效或产生副作用。防腐剂还易被食品中的微生物分解。
国家对食品防腐剂添加规定的比例是多少?
我国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防腐剂在种类、性质、使用范围、价格和毒性等不同的情况下,应注意以下几点后再合理的使用。1、在添加防腐剂之前,应保证食品灭菌完全,不应有大量的生物存在,否则防腐剂的加入将不会起到理想的效果。如山梨酸钾,不但不会起到防腐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微生物繁殖的营养源。
2、应了解各类防腐剂的毒性和使用范围,按照安全使用量和使用范围进行添加。如苯甲酸钠,因其毒性较强,在有些国家已被禁用,而中国也严格不确定了其只能在酱类、果酱类、酱菜类、罐头类和一些酒类中使用。
扩展资料:
苯甲酸及其盐类:
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无臭或略带安息香的气味。其防腐最佳PH为2.5—4.0,在PH5.0以上的产品中,杀菌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其安全性只相当于山梨酸钾的1/40,日本已全面取缔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有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二类;苯甲酸又称为安息香酸,故苯甲酸钠又称安息香酸钠。苯甲酸在常温下难溶于水,在空气(特别是热空气)中微挥发,有吸湿性,大约常温下0.34g/100ml;但溶于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和非挥发性油。而苯甲酸钠在都使用苯甲酸钠。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性状和防腐性能都差不多。我简单介绍一下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
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