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的要求包括(肉制品中需要用到哪些食品添加剂?各起什么作用?)

时间:2024-09-1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食品添加剂 文档下载

gb2760-2011的目录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使用量或残留量。带入原则规定了食品添加剂通过食品配料带入食品中的相关规定。添加剂要求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强化剂不应该包括在食品添加剂范围内。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不尽相同。理想的食品添加剂最好是有益无害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是指其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

gb2760-2011的目录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使用量或残留量。
术语和定义包括:
1. 食品添加剂:为了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或为了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2. 最大使用量:食品添加剂使用时所允许的最大添加量。
3. 最大残留量:食品添加剂或其分解产物在最终食品中的允许残留水平。
4.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5. 国际编码系统(INS):食品添加剂的国际编码,用于代替复杂的化学结构名称表述。
6. 中国编码系统(CNS):食品添加剂的中国编码,由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类别(见附录E)代码和在本功能类别中的顺序号组成。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包括:
1.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 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在特定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如保持或提高食品营养价值、作为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提高食品质量和稳定性、便于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贮藏。
食品添加剂质量标准要求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带入原则规定了食品添加剂通过食品配料带入食品中的相关规定。
食品分类系统用于界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只适用于本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14880和相关规定。食品用香料的使用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的使用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食品营养强化剂主要包括哪几类

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食品营养强化剂主要包括:
1、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C等。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维持正常代谢、增强免疫力等。
2、矿物质:如钙、铁、锌等,它们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参与骨骼发育、血液凝固、酶的活性调节等重要过程。
3、氨基酸:例如蛋白质、赖氨酸等,它们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具有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提供能量等重要作用。

调制乳是个什么概念?

调制乳 定义 调制乳(Modified milk),是指以不低于80%的生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采用适当的杀菌或灭菌等工艺制成的液体产品。原料要求 生乳:应符合GB 19301的规定。 其他原料: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或有关规定。添加剂要求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 和GB 14880 的规定。其它 全部用乳粉生产的调制乳应在产品名称紧邻部位标明“复原乳”或“复原奶”; 在生牛(羊)乳中添加部分乳粉生产的调制乳应在产品名称紧邻部位标明“含××%复原乳”或“含××%复原奶”。【】根据最新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调制乳和调味乳是一个概念早餐奶、晚餐奶是调制乳。往牛奶中加入一些果汁、麦片、麦芽精等添加物,这些添加物让调制乳增加口感更加可口的,是调味乳。

肉制品中需要用到哪些食品添加剂?各起什么作用?

1、防腐剂:肉制品为典型的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延长产品保质期,防止产品腐败变质是添加剂重要的作用,还可抑制可能的肉毒杆菌等。
2、抗氧化剂:肉制品的脂肪容易氧化,抗氧化剂的作用为防止油蛤败,即氧化,处延长货架期。
3、品质改良剂:许多肉制品需添加品质改良剂来改进质地,使产品口感良好、结构紧密、切片平滑、富有弹性。
4、发色剂与色素:作用是改进产品色泽,根据其发色机理不同可分为发色剂、色素二大类。
5、调味剂和香精:肉制品还可用调味剂来改进口感,主要有甘氨酸,在预制肉制品和熟肉制品中3.0g/kg;甜味剂中的甘草,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在肉罐头中按需添加。可用香精来增加香味和风味,主要是各种美拉德反应产物,有液体(又分为水质和油质两类)、膏体和粉体等。另外还有一些特殊增香剂,如酵母精、烟熏剂等。
6、其它:另外,大量的工业化生产肉制品还可能采用各种酶来改进产品质地。

简介: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强化剂不应该包括在食品添加剂范围内。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不尽相同。
联合国粮农组织(FAQ)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
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欧盟: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制备、处理、包装、运输或存贮过程中,由于技术性目的而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任何物质。
美国:
食品添加剂是指有意使用的,导致或者期望导致它们直接或者间接地成为食品成分或影响食品特征的物质。
中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54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安全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食品添加剂最好是有益无害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是指其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毒性除与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有关外,还与其有效浓度、作用时间、接触途径和部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条件有关。因此,不论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强弱、剂量大小,对人体均有一个剂量与效应关系的问题,即物质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才显现毒害作用。
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A级、AA级的产品视产品本身或生产中的需要,均可使用食品添加剂,在AA级绿色食品中只允许使用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不允许使用人工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在A级绿色食品中可以使用人工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但以下产品不得使用:(1)亚铁氰化钾 (2)4-己 基间苯二酚 (3)硫磺 (4)硫酸铝钾 (5)硫酸铝铵 (6)赤藓红 (7)赤藓红铝色锭 (8)新红 (9)新红铝色锭 (10)二氧化钛 (11)焦糖色(亚硫酸铵法。加氨生产) (12)硫酸钠(钾) (13)亚硝酸钠(钾) (14)司盘80 (15)司盘40 (16)司盘20 (17)吐温80 (18)吐温20 (19)吐温40 (20)过氧化苯甲酰 (2)溴酸钾 (22)苯甲酸 (23)苯甲酸钠 (24)乙氧基喹 (25)仲丁胺 (26)桂醛 (27)噻苯咪唑 (28)过氧化氢(或过碳酸钠) (29)乙萘酚 (30)联苯醚 (31)2—苯基苯酚钠盐 (32)4—苯基苯酚 (33)戊二醛 (34)新洁尔灭 (35)2、4—二氯苯氧乙酸 (36)糖精钠 (37)环乙基氨基磺酸钠。